來源:金十數據
俄烏危機導致的能源供應傷害的不僅是歐洲。
周四,原油價格自2014年以來首次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俄羅斯軍隊的「鐵蹄」在緊張局勢持續數周后踏入烏克蘭,促使美國及其盟友對該國實施制裁。
這一夜巨變導致全球市場巨震。Rystad Energ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原油價格可能飆升至130美元/桶,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汽油價格和電費。
Rystad首席執行官Jarand Rystad表示,沖突將直接威脅到每天通過烏克蘭和黑海運輸的100多萬桶原油,而長期供應中斷將急劇加大歐洲的通脹壓力,事實上,歐洲的房價正在大幅上漲。
Rystad說,完全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可能性不大,但通過烏克蘭管道輸送的天然氣占歐洲天然氣供應的8%,這對歐洲的能源供應來說已經構成了非常大的威脅。俄羅斯的天然氣滿足了歐洲30%的需求,而替代來源無法彌補這一缺口。
這些國家才是最大受害者?
然而,比起歐洲,在亞洲,印度、菲律賓和泰國這些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可能最大。
野村證券的數名分析師認為,隨著交通和公共事業成本的飆升,油價上漲 10% 可能會使印度和菲律賓的通脹增加 0.4 個百分點,泰國的通脹會增加 0.3 個百分點。嚴重依賴進口石油意味著它們的貿易逆差可能進一步擴大并導致本國貨幣貶值。
分析師預計印度經濟增長將受到最大打擊,拖累經濟增長0.2%,而菲律賓和泰國的經濟將受到0.1%的打擊。大宗商品巨頭印度尼西亞將是一個相對受益者,由于該國的棕櫚油、天然氣和煤炭出口,其經濟增長將增長0.05%。
野村證券表示:
大多數亞洲消費者尚未從疫情中完全恢復過來,儲蓄較少,因此更高的通脹可能會擠壓實際可支配收入并削弱初期的消費復蘇。我們還將看到企業利潤率變低,因為其投入成本負擔不太可能轉嫁給消費者。
雖然不斷升級的俄烏局勢已將原油推高至每桶100美元左右,但不能忽略其他可能推動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例如旅行需求的增加和對化石燃料的投資不足。
此外,根據報告,天然氣、化肥和原料的價格上漲對食品價格產生了連鎖反應,這對亞洲經濟體總體來說是個壞兆頭。
加拿大難以坐收漁翁之利?
飆升的能源價格通常對加拿大有利,但經濟學家卻警告稱,加拿大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在可能會成為累贅。
石油價格上升,加拿大石油部門的收入將大幅增加,這將有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如今,油價上漲推動加元走強的空間要小得多,加元走強是加拿大受益的關鍵途徑之一。與此同時,戰爭加上消費者成本上升,可能會削弱消費者信心和支出。
蒙特利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ouglas Porter在電話采訪中表示:
「在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下,我們現在的經濟狀況與過去幾年相比,并沒有得到同樣的提振。」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加拿大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到能源行業的嚴重影響。能源行業在加拿大經濟中所占比重約為10%,在標普/多倫多證交所綜合指數中所占比重為15%。這就是為什么油價上漲通常會引起加元同步升值的原因。但今年這種情況并沒有出現,加元在2022年下跌了1.5%。
Porter稱:
傳統上,油價和加元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近年來這種勢頭明顯減弱,到2022年幾乎完全消失,如今,1加元只能兌換78美分,這讓加拿大消費者在油價上漲時最先承受沖擊。
目前加拿大通脹處于30年來的高點,加拿大央行或即將開啟加息以抑制通脹。1月份加拿大CPI指數年漲幅達到5.1%,為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預計,的加拿大央行將在3月2日的利率決議中提高借貸成本,未來12個月至少還會有6次加息。
Desjardins證券公司宏觀策略主管Royce Mendes在采訪中說:
對于加拿大央行來說,至少在目前,俄烏局勢不會改變他們下個月加息的想法。
盡管政策制定者將不得不承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對全球經濟前景造成損害,但對加拿大國內經濟而言,加拿大央行仍將更加關注通脹。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