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的數據顯示,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超過一半處于熊市區間(即股價較近期高點跌20%及以上),而實際利率已經降至過去極端時期的水平。
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地緣政治正在加劇2022年的通脹、利率和增長沖擊,實際利率已降至負值,和過去250年來「崩盤、恐慌和戰爭」時期的水平相當。
Hartnett認為,央行過度消費、全球化的牛市時代已經結束,而政府干預、社會和政治兩極化、通脹和地緣政治等導致的熊市時代已經開始。
不過,科技股和私募股權的長期牛市才剛剛開始,他補充道。
美銀表示,在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中,陷入熊市區間的個股比例為76%,這一比例在標普500、MSCI全球ETF中分別為51%、35%。
分析師指出,迪士尼(DIS.US)、Visa(V.US)、賽富時(CRM.US)、奈飛(NFLX.US)、Meta Platforms(FB.US)、Biotech(BIOT.US)、Twitter(TWTR.US)、PayPal(PYPL.US)等處于或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Hartnett表示,投資組合應該為滯脹和美元貶值做好準備,20世紀70年代看漲的資產包括實物資產、大宗商品、通脹保值債券(TIPS)、小盤價值股、新興市場股票等。
但他表示,在1973-1974年的大滯脹沖擊期間,只有大宗商品發揮了作用,就像今天一樣;值得注意的是,21世紀20年代可能標志著快速且動蕩的經濟和投資周期。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