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
俄烏沖突如果全面爆發,全球能源供應沖擊在所難免。一些市場觀察家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動真格」,美國的通脹率將從一月份的7.5%上升到10%。
RSM 的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Brusuelas 和 BNY Mellon的經濟學家Daniel Tenengauzer 在本周一的電話采訪中表示,俄烏沖突升級會讓美國「深陷高通脹的陷阱」。Joseph Brusuelas 認為,能源沖擊將影響美國接下來一年月1%的GDP,使得未來3-6個月的通脹水平上升2.8%。
如果美國通脹水平達到10%,那將是1981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即使是最老練的交易者也會感到震驚。分析認為,如果俄烏沖突全面爆發,美國三月份的通脹水平將達到8%,等到塵埃落定,預計到2023年1月通脹率才會降到4%左右。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的分析師 Jean Boivin 及其團隊本周二表示,美聯儲可能被迫與高通脹共存,因為用激進的貨幣政策去對抗供應驅動的通脹,「只會破壞尚未完全恢復的經濟活動」。
Joseph Brusuelas 稱,全球能源市場俄烏沖突全面爆發的反應顯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布油價格預計能上110美元,比本周二價格要高出14%。他還表示,在另一種情況下,石油價格甚至可能上漲40%,這反過來將推動美國的CPI進一步超過10%。
Joseph Brusuelas 說:「石油價格未來可能的演繹路徑,取決于西方國家對俄國限制措施的嚴厲程度,以及周邊狀況。這里有各種各樣的變量,你無法量化或預先確定。確定的是,通脹水平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回到美聯儲的目標,美國家庭將不得不忍受比過去40年更高的通脹,金融市場將經歷波動。」
德國決定停止對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的認證審批工作。這條管道是為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而建造的,BNY Mellon駐紐約的市場戰略主管Daniel Tenengauzer認為,「這不是一個小玩笑」。他在電話中表示,這條管道將使從俄羅斯到德國的現有天然氣運輸線路的容量增加一倍,僅天然氣一項就「對未來幾年的通貨膨脹產生非常有意義的中期影響」。
盡管之前有經濟學家預測稱,美國通脹將在2022年4季度從2021年4季度的7%下降到3.3%。Daniel Tenengauzer在本周二表示,「今天,整體通脹率超過市場共識和2021年數字的可能性更大,預計可能達到10%。這一切都將由能源價格的走向來定義。所謂能源,指的是石油、天然氣和一系列其他東西,甚至也包括煤炭價格。」
在各種不相關的沖擊中,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爭端升級加劇了滯脹的風險。荷蘭合作銀行策略師Richard McGuire和Lyn Graham Taylor表示,除了疫情之外,供應限制還包括與氣候相關的考慮因素,從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到「歐洲缺乏風能」,導致供應鏈擾動「在范圍和持續性方面,超出了所有預期」。
目前來講,俄烏沖突對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氣、鈷、鎳和糧食的影響顯而易見,對全球股市的影響也充分體現。對全球通脹,特別是美國通脹水平的影響,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確認。無論如何,市場對美聯儲3月份加息50bp的預期降溫非常明顯了。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