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
鑒于當前僵局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投資者可能會選擇謹慎的投資組合對沖,以減輕俄羅斯入侵可能帶來的下行風險,同時在局勢緩解時把握上行機會。
本周,全球市場動蕩不斷,投資者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持續的緊張局勢感到不安。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也影響了各類資產,包括石油、天然氣、小麥、俄羅斯盧布,以及黃金、政府債券、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
相關閱讀: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如何抓住投資機會?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瑞信首席全球策略師Philipp Lisibach認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之后,任何被確認降低戰爭范圍或強度的信息都將提振風險資產。
「比方說,如果我們能就目前面臨的地緣政治問題達成解決方案,我認為全球經濟會有喘息的機會,市場風險因素肯定會回歸,周期性和價值類交易可能會表現良好,尤其是承壓的歐洲股市,我們認為該市場會繼續跑贏大市,」Lisibach表示。
但鑒于當前僵局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投資者可能會選擇謹慎的投資組合對沖,以減輕俄羅斯入侵可能帶來的下行風險,同時在局勢緩解時把握上升機會。
Premier Miton Investors投資經理Anthony Rayner表示:「我們很少會考慮重大地緣政治風險,因為這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會有部分一般的地緣政治對沖策略,主要是建立黃金頭寸,以及根據風險建立石油頭寸,當然還有部分政府債券,不過會選擇期限較短的。」
瑞銀投資銀行首席策略師Bhanu Baweja則認為,除了能源和俄羅斯資產之外,市場實際上沒有將大量風險反映在價格中。
Baweja表示,市場正在重演「2014年的劇本」,當時俄羅斯首次入侵克里米亞,隨后在夏季遭西方國家制裁。「在當時,真正發生的事情是中東歐外匯市場部分地區受到影響,油價在這次事件中的第一輪制裁小幅上升,但在第二輪制裁中有所下降,股市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市場視其為一次地方性事件,」Baweja稱。
「這一次的情況要嚴重得多,但我認為投資者并不希望完全改變他們的核心投資組合,而可能是尋求對沖策略。」
因此,在對沖策略方面,Baweja建議,由于股票和債券的波動性已經很高,投資者應將目光投向波動性相對較低的外匯市場。他表示:「與2014年類似,我也會關注中東歐外匯市場,比如美元兌波蘭茲羅提或美元兌捷克克朗等,以進行對沖。」
「另外,由于俄羅斯資產本身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因此和能源一樣,俄羅斯資產已經計入了大量風險,這也意味著,如果形勢好轉,你不會看到全球股市會出現大幅回暖,而是應該看到俄羅斯資產上漲,能源下跌。」
而如果形勢升級,Baweja則建議通過外匯進行對沖,而不是買入防御性股票。另外,他補充道:「如果我們必須在股市內進行對沖,我們認為德國DAX指數和歐洲銀行板塊可能是最好的對沖工具。」
盡管俄羅斯和全球各地的股市看起來仍對地緣政治局勢十分敏感,但盧布兌美元仍在75附近保持相對強勁。
花旗歐非中東區域外匯和利率策略主管Luis Costa對此表示,盧布很可能會成為俄羅斯最具彈性的資產類別,能源和天然氣價格高企表明俄羅斯的經常賬戶盈余強勁。
Costa表示:「別忘了,俄羅斯曾購買外匯,他們曾經根據財政法購買美元作為衍生品,但在大約一個月前,他們停止購買美元,以支撐盧布。因此我們認為,在與盧布相關的風險資產、與俄羅斯相關的風險資產、信貸、利率、債券和外匯的整個資產組合中,外匯將繼續是最具彈性的部分。」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