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資本論: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項建設正在紅紅火火進行中,通州到處都是喜人的景象。最近傳出消息,2017年底,北京新市長蔡奇,將率領市級機關行政部門率先向副中心啟動搬遷,遠期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城市副中心來了,老百姓到底能享受到什么利好呢?
新建32所幼兒園
明年起,通州區將陸續新建32所幼兒園,并繼續積極引進優質民辦幼兒園入駐通州。
目前,全區共有幼兒園136所,在園幼兒2萬余人,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大約能解決將近5000幼兒的入園問題。
新建改擴建45所中小學
目前全區共有小學84所,初中40所,在校學生7.8萬人。
“十三五”時期,通州將繼續新建、改擴建45所中小學,不斷擴充教育規模,優化教育布局結構,進一步滿足人口增長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促進教育公平。
十余所名校將進駐通州
未來三年,通州將引進十余所優質校。
目前,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北理工附中和北京二中四所優質資源校已在通州建立校區,采用與本校“一個法人、一體化辦學”模式。
在今年中考招生中,通州區示范校招生計劃占比高達77%。西城區教委主任直言,各學段最好學校準備對接通州。
示范高中將達8至10所
明年,通州將加快北京五中通州校區、楊莊小學等一批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十三五”期間,將完成北京五中、景山學校等通州校區的建設,使示范高中數量達到8至10所。
同時啟動區級示范校建設工程,組建潞河中學等教育聯盟。
建六家以上三級醫院
安貞醫院或將落戶行政辦公區周邊,明年將推動環球主題公園醫院規劃設計工作。未來五年通州預計將有六家以上三級醫院。
包括區內已運行的東直門醫院東區、潞河醫院,準備引入的安貞醫院,正在洽談引入的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未來還將全力促進正在建設中的新華醫院和位于漷縣的第四區域醫療中心成為三級醫院。
試點建設新型適老社區
北京市明確在城市副中心試點建設“職住一體、多代共住、醫養結合、持續照料的新型適老社區”,并納入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范疇。
據了解,部分未曾參與養老服務工作的市屬國企也有發展養老產業的意愿。市國資委將為這些企業搭建平臺,通過開展企業聯盟、養老論壇等方式,為市屬企業提供合作機會。
漸成半小時交通圈
從公交車站下車,走100米就能進入一座地鐵站;出站后100米內就能租上一輛自行車……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藍圖已初現端倪。2020年,100米換乘圈將建成,區域道路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高于目前中心城區值。
這里還將與中心城區和津冀之間形成30分鐘交通圈,流線型的城際列車將副中心與唐山、寶坻等地的距離拉近到半小時左右。
路網密度趕超中心城
路網密度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區域交通資源發達程度的參數,一平方公里內道路資源越多,交通便捷程度越大。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網規劃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
通燕高速輔路升級改造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礎設施已經動工,京榆舊線升級改造、漷小路一期續建最先開始。
京榆舊線只有2公里,是通燕高速輔路,周邊小區林立。通燕高速勢必成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道路,車流聚集。作為其輔路,京榆舊線已經出現疲態,堵車頻繁。這個節點通了,將改善通州區與中心城間的公路通行條件。5.9公里的漷小路工程已經完成了七成,它的情況與之類似。
三地高速消除斷頭
2016年一共有7項、74公里道路開建。
新開工的5項分別是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大興)、九德路二期、孔興路和宋梁路北延。
其中前兩條路屬于京津冀間現存的3條“斷頭路”中的兩條。另一條京臺高速北京段即將通車。
這意味著,2017年三地高速消除斷頭。
廣渠路東延建景觀大道
2017年,交通基礎設施新開工項目達到11項,累計長度35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2項——興建東六環環球影城立交和京哈高速公路與九德路立交;城市道路4項——運河東大街、通馬路和九棵樹西路的改建升級,廣渠路東延;普通公路3項——宋梁路、京唐路和九德路改建;公共交通體系2項——廣渠路快速公交(BRT)和綜合客流中心(地鐵6號線東小營)建設。
多條“支路” 提級改造
宋梁路、運河東大街改擴建工程,將完善市政府行政辦公區路網,為北京市行政機關及事業單位搬遷提供基礎保障。
九德路二期將增加馬駒橋、臺湖組團的聯系通道,進一步完善通州南部地區的路網結構。
孔興路北延將向北連接胡郎路、G103國道和計劃建設的房通路,完善區域骨架路網。
同時,亮馬河北路、姚家園路東延、觀音堂路等預計于2018年前后陸續開始提級改造,它們將組成副中心快速路網,打造與中心城多路快速聯絡、屏蔽對外過境交通的道路網絡體系。
八通線南延等年內開工
年內,通州啟動4條軌道線路開工,包括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17號線和平谷線。本市正在用交通主動引導城市發展,一座在軌道上的城市副中心一點點揭開面紗。
推動城際鐵路建設
未來4年,交通部門還將加快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建設,推動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市域(郊)鐵路等多層次軌道線網建設。打造一張副中心至周邊縣市乃至京東地區的軌道交通網,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協調高效融合。
增加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
交通部門將完善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邊區域的軌道連接,引導城市沿軌道走廊有序發展。
比如結合環球影城等功能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軌道網規劃并推進建設;增加通州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副中心各組團和功能區內部聯系的軌道交通線路。
跨河橋梁工程開建
北關大道跨通惠河橋橋梁工程具備通車條件;北關大道跨北運河橋橋梁主體及引橋段完工。新華南北路跨通惠河橋通車。
市政道路工程方面,7條主干路及1條城市快速輔路全部通車;次干路趙登禹大街通車。北關大道通惠河以北路段完成建設,通惠河以南路段(司空段)預計明年5月達到通車條件。5條城市支路中,3條通車,2條基本完工。
建455個公租車站點
明年擬繼續擴大公共自行車及配套設施建設任務。計劃在“十三五”末全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以上,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目前在全區建設455個租賃站點,15100個樁位,投入運行20000輛自行車,并且開發了手機APP,讓更多市民享受到綠色出行的便利。
探索實施外埠車輛限行措施
明年,通州區將探索實施外埠車輛和大貨車限行措施。
“十三五”期間,通州區將以解決交通擁堵、建設高效交通體系為首要任務,著力緩解過境交通壓力,暢通與中心城連接,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
換乘不超百米
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計劃形成TOD模式的城市發展格局,即交通樞紐、軌道站點與功能區、居住地高度融合,軌道交通與各類交通方式的換乘距離控制在100米左右,各種公共設施緊鄰車站,滿足上下班、辦事、購物等多種出行需求。
綠化覆蓋將過半
到2020年,建成生態健全的山區、平原復層森林系統,建成功能完善的游憩綠地體系。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其中平原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2%;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
建造幾十處公園綠地
“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在副中心精心組織15座城市休閑公園、5處鄉鎮中心公園、40處街巷整體景觀提升工程,到2020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
建設標準高于朝陽CBD
通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把中央和市委對副中心建設提出的最新理念和最高標準落實到每項工作中,以高于朝陽CBD的標準,積極引入如總部經濟等高端業態組織,重點發展高端商務、現代高端商業、會議會展綜合服務等產業領域,全方位構建商務中心區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綜合商務服務功能。
產業項目全面開工
商務中心區開發項目共計16個,總建筑規模468萬平方米,地下214萬平方米。目前,京杭廣場、綠地項目已經完工,正在積極推進招商工作。
富華水鄉區項目完成19棟結構封頂。北京中心項目公寓樓座正在進行室內裝修。保利項目部分樓座已結構封頂。富力項目大部分地塊樓座已實現結構封頂。僑商總部項目部分樓座已完工,部分地塊主體結構已封頂。運河壹號、復地、富潤萬嘉、遠洋新光項目正在進行基坑施工。
通州即將通南水
經過幾個月的帶水調試,通州水廠已經具備供水條件。不久之后,南水將東流入通州,進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千家萬戶。南水進京已近兩年,截至17日,共有19.2億立方米南水進京,供水范圍覆蓋中心城區、大興、門頭溝新城以及昌平部分地區。
通州水廠位于臺湖鎮,半年前才剛剛落成。30公頃的水廠里建筑不多,但個頂個都是“巨無霸”,格柵間、沉淀池、砂濾池、活性炭池等車間依次分布。
行政機構搬走了,老百姓辦事不會“跑斷腿”
行政機構搬走了,但老百姓辦事不用都跑到通州去。
據北京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11月初,位于豐臺區的北京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將過去分布在城區四處的40個委辦局、198個固定窗口、740項審批事項統一放在一個樓里,除了涉密和場地受限的審批,北京將所有行政審批流程集中于一站,以前辦事“跑城區”,現在“坐電梯”就行了。
期盼您在微信公眾號(loushizbl)、一點資訊、今日頭條、搜狐新聞、新浪微博里關注“樓市資本論”。更多房產信息交流請加微信號(watanabe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