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6年12月27日至28日黑龍江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透露的消息,黑龍江能源工業“一柱擎天”格局正在逐步改變:全省能源工業2006年占GDP比重為30%,2012年占20.1%,2016年大致降到不足10%。
另據《黑龍江日報》公布的數據,與2012年相比,全省2016年經濟總量預計增加1400多億元,但能源工業比2012年減少1600億元左右。這一增一減意味著黑龍江在非能源領域比四年前增加了3000多億元的經濟總量。
“現在全省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和優化,前景不錯,但是也面臨著陣痛,處在新舊動能轉化階段。”1月3日,黑龍江社科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劉小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根據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2017年黑龍江要在新產業方面下大的功夫。
這包括創新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航空航天、燃氣輪機、高精尖焊接、機器人、傳統高端汽車、石墨和鉬等新興產業發展,搶占經濟和科技制高點。創新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冰雪和山水產業,以及還要大力發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信息、電子商務等產業。
能源工業占比下降
與河北的鋼鐵告別第一大產業一樣,黑龍江正在加快改變能源產業占比最大的情況。
根據上述黑龍江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資料,黑龍江2016年在調整產業結構偏重方面做了大量攻堅工作。
一是去產能,2016年全年,全省煤炭去產能1010萬噸,封存煉鋼產能610萬噸、煉鐵產能219萬噸。
石油方面,2016年前11個月,黑龍江原油產量是3334.6萬噸,分別比2015、2014年同期的3521、萬噸、3665.1萬噸下降。
二是非油經濟比重一再提升。以大慶為例 ,2016年上半年,大慶經濟運行企穩,GDP增速由負轉正,逐步攀升。非油經濟實現增加值952.3億元,同比增長2.8%,拉動全市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
此外,抓重點項目開工,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已儲備生物制藥、機器人等5個領域產業項目383個。
但與此同時,全省工業增速并沒加快。統計顯示,2016年前11個月,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7%,高于2015年0.4%的增速,但是低于2014年2.9%的增速,比2016年1-6月的1.9%增速有所下降。
對此,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認為,黑龍江的經濟結構正在轉變,但是目前這種轉型并沒有完成。
“現在的情況是,第三產業發展快,彌補了工業的放慢,2017年需要加快轉型,工業仍需要快速發展。”他說。
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黑龍江第三產業比重達到60%,比2013年的45%左右的比重提高了15個百分點。
黑龍江社科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劉小寧認為,黑龍江的突出短板還是工業,盡管工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有很多傳統產業在放慢, 新的工業的成長還有待時日。
培育新動能
根據黑龍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2017年要扎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振興實體經濟。繼續抓好產業項目建設,發展實體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為此,要創新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航空航天、燃氣輪機、高精尖焊接、機器人、傳統高端汽車、石墨和鉬等新興產業發展,搶占經濟和科技制高點。
創新升級現代服務業,圍繞基礎在綠、潛力在水、希望在山,念好山水經、冰雪經,加快催生一批實體產業,把全省打造成“兩座金山銀山”主戰場。
另外還要大力發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信息、電子商務等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所謂“三篇大文章”,是指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楊文超認為,黑龍江目前的旅游業、文化產業等比重在上升,但是要注意未來黑龍江仍需要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加工產業,比如食品加工等,優質農作物的增收還是有很大空間。
不過,要發展航空航天、燃氣輪機、高精尖焊接、機器人、傳統高端汽車等產業,人才如何來是一個問題。數據顯示,黑龍江2015年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了21萬。
黑龍江社科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劉小寧認為,黑龍江的冬季漫長,寒冷,這種成本都比較高,要留住人才,除黑龍江自己努力之外,國家也應針對性出臺一些人才方面的措施。
根據了解,黑龍江的汽車產業仍發展不是很快,2016年前11個月產量是6萬多輛,比2014、2015年同期的9萬、7萬多輛要低。
(原標題:黑龍江能源工業比重降至10%以下 2017年著力培育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