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2月16日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成立以來,民營銀行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
截至2016年12月27日,中國銀監會共批準了16家民營銀行。第一批5家銀行的批復時間在2015年7月至9月間。2016年,11家銀行獲得批復。其中,僅12月單月批復的數量就有6家。
在產融結合、服務區域經濟或提升股東價值方面的積極作用,使大量資本對其趨之若鶩。但同時,民營銀行也經歷了高管出走、股東轉讓股權、實際授信人數遭質疑等諸多事件,超越與顛覆傳統銀行業的夢想似已遙不可及。
數量翻番的背后,是對民營銀行牌照“含金量”的拷問。顛覆者還是補充者?擴容之后,民營銀行將如何生存?
放開牌照限制?
截至2016年12月27日,中國銀監會共批準了16家民營銀行。第一批5家銀行的批復時間在2015年7月至9月間。第二批民營銀行中,重慶富民銀行于2016年5月獲批,四川新網銀行于6月獲批,湖南三湘銀行于7月獲批,安徽新安銀行及福建華通銀行于11月獲批,剩余6家銀行全部于12月獲批。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關將近之時,銀監會突擊審批了多家民營銀行。2016年全年民營銀行獲批數目達到了2015年的兩倍之多,被外界視作進一步放開銀行牌照限制的信號。
在經歷2015年一年的運行后,第一批民營銀行的發展趨于穩定,2016年由此成為檢驗該行業成敗得失的關鍵年。輿論亦給予了高度關注。同時,監管層一邊加快民營銀行審批進度,一邊也對發起人的資質設定了更高的標準。
目前,民營銀行如采用發起設立;發起人為擬設銀行注冊地所在省(區、市)內純中資民營企業;持股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優先選擇單家企業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元、終極受益人和剩余風險承擔者個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的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欠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可適當降低要求;發起人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境內公民且不得持有綠卡。如采取共同發起設立方式;銀行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20億元。
上述16家民營銀行的股東均由知名或本土企業組成,“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是該類銀行的標配。其中,前海微眾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背靠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美團點評成為吉林億聯銀行的第二發起人。此外,大部分民營銀行的股東還是制造業巨頭,比如三一重工。少部分股東屬于金融行業或擁有金融背景,如快鹿投資、瀚華金控等。
據中國銀監會統計,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資產總額1329.31億元,各項貸款611.57億元,各項存款428.20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0.54%,撥備覆蓋率471.21%。
在業務和發展特色方面,已經開業的民營銀行主要聚焦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推出了包括“大存小貸”“小存小貸”“公存公貸”“投貸聯動”等一系列面向區域經濟的服務。已批準未開業的民營銀行則除了聚焦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以外,還將供應鏈金融和科技金融作為自身的業務重點。
此外,由于籌建主體門檻提高,部分企業不得不退出籌建或轉讓相關股權。多家媒體報道,2016年共有近10家企業公開披露退出民營銀行籌建。3月,云南鴻翔一心堂發布公告稱,參與投資銀行不符合該公司整體經營戰略,因此退出云南沿邊小微銀行的籌建。6月,和邦生物公告稱,由于與預期差異較大,該公司未繼續參與四川希望銀行的籌建項目。7月,建研集團公告稱,受政策影響,其參與籌建商匯銀行的工作無法繼續推進,擬將股權轉讓。8月,朗瑪信息和益佰制藥雙雙發布公告稱,出于監管要求,這兩家企業擬不作為主發起人參與籌建貴安科技銀行。
堅守市場定位
在民營銀行“破口”之初,業內曾對其抱以很大期待,認為民營銀行能通過商業創新顛覆現有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倒逼商業銀行改革。而監管升級導致企業退出籌建,以及針對個別銀行業務發展的質疑,又使得民營銀行的“光環”有所黯淡。有人甚至提出,資本市場或已不再垂青民營銀行。
針對上述觀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資本市場對籌建民營銀行的熱度并沒有減退,排隊申請銀行牌照的企業仍然非常多。民營銀行牌照依舊是一項稀缺資源。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仍有超過140家民營銀行在等待核名。
曾剛認為,不論是實體企業還是互聯網巨頭都能從參與設立民營銀行中獲益。企業參與民營銀行籌建,可能有2個目的。一是通過財務投資獲得多元化的發展。這些企業原來所屬行業的發展已經飽和,尋找盈利能力較好的行業也比較困難,相較之下,盡管也面臨拐點、挑戰的問題,但銀行業還是一個不錯的行業。
另一個目的,則是作為產業融合的手段。比如阿里巴巴或騰訊利用銀行的支付結算工具與金融功能幫助自身整合現有的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打造的生態圈在各個層面都有獲取金融服務的需求,通過設立銀行,供應商和客戶就近獲得了一站式的服務,從而提升了股東價值。在這種情境下,民營銀行是作為完整生態鏈的一環出現的。
《中國經營報》記者曾就民營銀行與傳統商業銀行在業務模式上的區別采訪了多位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國有大行人士。他們皆表示,“民營銀行做的業務我們也能做”,二者的區別或許僅表現在業務重心上。雖然股份行及國有大行均涉足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及服務中小微企業,但民營銀行確實在降成本、提效率和擴大服務群體方面實現了差異化競爭。深圳銀監局材料顯示,微眾銀行借助股東大數據優勢,結合傳統銀行風控手段,為缺乏信用記錄、不符合傳統授信標準的中低收入人群建立信用評級體系,該行近5成貸款客戶為普惠客戶群體。
曾剛強調,不要簡單地把民營銀行和傳統銀行進行比較。從監管導向來說,民營銀行40億封頂的注冊資本金、單一網點限制、較短的經營時間都決定了他們不能在傳統業務上與已有銀行相抗衡。由于遠程開戶未獲推廣,民營銀行在吸收公眾存款方面必然較為弱勢,需要依賴同業輸血;同時,其較短的經營時間也使得其來不及積累相當的營業資質,在發售理財產品、同業存單方面較為無力。
“民營銀行的主要優勢來自于大股東的優勢和互聯網。它們必須發揮流量、成本上的優勢。民營銀行和實體經濟結合得更加緊密,同時比商業銀行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這也是民營銀行未來發展的方向。由于起點不同、激勵機制不同、定位不同,差異化是其必然的方向。從監管思路來說,推進民營銀行并不是為了顛覆現有銀行體系的,而是為了服務現有體系服務不到的群體,彌補現有體系不足之處。”曾剛說。在日前舉行的銀監會例會上,銀監會城市銀行部主任凌敢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民營銀行要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科學研判形勢,加快改革創新,嚴守風險底線,改進金融服務。
16家民營銀行批復時間一覽
2015年7月至9月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上海華瑞銀行
溫州民商銀行
天津金城銀行
浙江網商銀行
2016年5月
重慶富民銀行
2016年6月
四川新網銀行
(原定名“四川希望銀行”)
2016年7月
湖南三湘銀行
2016年11月
安徽新安銀行
福建華通銀行
2016年12月
湖北眾邦銀行
江蘇蘇寧銀行
威海藍海銀行
北京中關村銀行
遼寧振新銀行
吉林億聯銀行
據中國銀監會統計,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資產總額1329.31億元,各項貸款611.57億元,各項存款428.20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0.54%,撥備覆蓋率471.21%。
(原標題:民營銀行漸入佳境:金融實體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