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晚間,很多人的手機都被一條“人民幣破七”的新聞轟炸到了,接下來全國人民自上而下似乎全都亂了,次日一早,央行急忙出來證實該消息只是烏龍事件,專家們紛紛出來闡明立場,發表意見。老百姓則還是感到恐慌,手里的錢可咋辦?
中國人為什么害怕人民幣貶值
從下半年開始,人民幣持續貶值,關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何時破七已是沸沸揚揚,可當這一時刻真正到來,人們似乎還有完全接受好這一事實。
近幾年來,很多人一提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腦袋里就只有一個直接反應:升值。甚至有人問大爺大媽人民幣未來的走向,他們也一口咬定:會升值。很多人潛意識里甚至形成一個定勢:對美元來說,人民幣會永遠升值。
尤其是,從2005年起,人民幣從約8元錢兌換1美元,逐步升值到約6元錢兌換1美元,人們已經習慣了人民升值。這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數字游戲,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這個數字的變化,涉及很多人的利益。
比如,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時候,很多人都嘗到了其中的甜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從2005年到2015年期間,伴隨著美元持續升值,我國的房價也是快速上漲。
既然人民幣對美元會持續升值,那么在理論上就會有大量的美元進入中國,換成人民幣資產,以規避相對的美元貶值。這些美元進入后,總要以資產的形式存在。
什么資產才是最好的存在方式么?答案無疑就是買房產。過去9年中國房價大漲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其中一種,就是人民幣升值。在這個升值的過程中,擁有房產的人們,資產迅速升值。房產升值的預期,又激發了更多人買房的欲望。
而未來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這部分人的資產必然受損,尤其是在今年房價暴漲的大環境下,這些資產受損的貶值的情況將尤其嚴重,甚至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財富洗牌。
當然,除去這部分人以外,人民幣持續貶值還會涉及到生活中的各種方面,比如出國留學、出境游、海淘、進出口貿易等等,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也當今天“人民幣破七”消息一出,中國人的生活似乎也全都“亂”了……
中國人不必為人民幣貶值感到害怕
本來人民幣升值是對我國消費者和經濟發展是件好事,但人民幣升值摻雜了太多的美國因素。美國之所以一再讓我們提高人民幣匯率,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我們人民幣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我們2萬多億的美元外匯,1.17萬億的美國國債就會縮水數百億美元。第二,我國的出口會降低利潤,從而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嚴重的話會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
畢竟,人民幣對美元長期升值,壓縮了出口行業發展的空間,吸引各國投機性美元資本進入中國,催大了各種資產泡沫,這些資產泡沫的擴大,增大了各行各業在中國經營的成本,迫使各國實體制造行業搬離中國,推動中國產業空心化。如果這種空心化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西方資本完成對中國經濟的“金融偷襲”,如果真的讓西方資本有機可乘,到時候中國的經濟將會慘不忍睹。
另一方面,中國人長期存在的“人民幣對美元必須升值”的片面思想也必須要打破。
為什么呢?因為這扭曲了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機制,這種僵化預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打壓出口,吸引熱錢,吹大資產泡沫。一旦人民幣連續出現貶值,就會帶來業內人士的恐慌。業內人士為什么會恐慌呢?因為這種貶值會威脅到他們既定的安樂窩式的投資習慣。
匯率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各國貨幣之間的價格機制,這種價格和其他價格一樣,對進出口行業還有期貨等金融行業傳遞供決策參考的信號。舉個簡單例子,當人民幣對美元呈現升值趨勢,理論上來說,出口商就應該考慮壓縮出口或其他避險措施;相反亦然。
因此,理論上來說,最完美的匯率機制,應該是完全由市場力量決定的自由浮動匯率機制。但這種完美的匯率機制要想發揮完美作用,需要一個前提:各國經濟競爭力相對均衡,能夠實現公平競爭。
這個前提,在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和美國,是不存在的。相對美國來說,當時中國競爭力相對弱小。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對匯率進行管制,是合理的。如果不管制,任其自由浮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廉價商品和服務,會摧毀中國的同行。當然,這種管制是有代價的,21世紀以前,人民幣不斷貶值,導致出口業繁榮,使中國經濟對美歐等外國市場構成嚴重依賴;21世紀以后,人民幣不斷升值,又讓出口業雪上加霜,并制造國內資產泡沫。
如今,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以后,中國政府如果繼續管制人民幣匯率機制,就必然引發歐美等國更強烈的反彈。明白了以上道理,中國人對近期出來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貶值,就沒必要過于恐慌和害怕。
因此,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必須要實現更自由的浮動。當然,什么時候完全放棄管制,需要我國政府謹慎決策。
關注微信公眾號:融360房貸(fangdai123),如果你需要的話:
回復【城市】,告訴你現在買房哪些城市被看好;
回復【房價】,告訴你調控之后房價到底怎么變;
回復【還貸】,告訴你房貸提前還真的劃算嗎;回復【辦法】,告訴你征信有逾期怎樣申房貸.........更多買房攻略干貨 、樓市房價分析,都在這里。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