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次房價瘋漲,同央行企圖通過加大居民杠桿“去庫存”的思路有關。央行認為“從風險角度看,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占銀行總貸款中的比重相對偏低,有很多國家個人貸款,特別是住房貸款可能占總貸款的40%-50%,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幾。同時,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壞賬比例仍明顯低于企業貸款和開發商貸款”,因此,通過將居民儲蓄轉變為資產,可以降低不動產市場崩盤的風險——用風險小的家庭負債,置換已經難以為繼的開發商負債為銀行解套。“去庫存”是觸發這次房地產市場膨脹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中國沒有資本市場之外的住房供給,高漲的房價會加大所有與勞動力有關實體經濟的成本。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必定會像過去那樣接踵而至。(摘自:財新傳媒)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出現先是提倡去庫存,最后又重啟限購限貸政策的反轉現象了。
2
12月27日,由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和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一書在京發布。在該書平均房價全國排名指標中,北京雄居第一,上海緊隨其后,深圳排名第三,廣州排名第七。位列榜首的北京市,經濟排名為第2,社會排名第1,環境排名則屈居第23位。被環境拖了大后腿的北京仍能排在第1,除了得益于經濟體量大、品質較優之外,更得益于其在社會大項指標表現遠超其他城市。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歷史名城,其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博物館、美術館、影劇院的數量非其它城市可比擬,導致其在生活品質、傳承與交流兩個中項排名中都位列全國之首。(摘自:中國經濟網)
大北京環境排名20名開外,還得再接再厲啊。
3
伴隨著北京房價一路走高,京冀交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如火如荼。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嚴控房地產開發建設,強化房地產市場管控,嚴控人口規模”。根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燕郊新建商品住宅的去庫存周期為5個月,大廠為6個月,香河為9個月,固安為9個月。嚴躍進認為,此類數據不僅低于同類型的城市,也遠遠低于12至14個月的均衡值,這也說明這些城市的新房庫存非常不足,房價上漲壓力比較大。(摘自:法制晚報)
意見出來后,就趕緊著手出臺點有效的政策讓房價回歸合理范圍吧。
4
2009-2011年中國經歷了全面的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和泡沫化,這刺激了供應的過度增長,并隨后導致庫存的大量積累。由于過去2-3年的努力,重點城市庫存基本已經完成去化,其他中小城市的庫存水平仍然偏高,但較峰值已顯著下降。以現在的庫存水平為基礎,參考歷史的合理去化速度,看起來再經過15個月左右的時間,大量中小城市的存貨去化會基本完成。這一轉折的實現和確認標志著經濟運行基本正常化,并將對大類資產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摘自:華爾街見聞)
接下來的至少1年時間內,抑制重點城市房價上漲,刺激中小城市樓市,實行因城施策的大方向不變。
關注微信公眾號:融360房貸(fangdai123),如果你需要的話:
回復【城市】,告訴你現在買房哪些城市被看好;
回復【房價】,告訴你調控之后房價到底怎么變;
回復【還貸】,告訴你房貸提前還真的劃算嗎;回復【辦法】,告訴你征信有逾期怎樣申房貸.........更多買房攻略干貨 、樓市房價分析,都在這里。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