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12月28日,澎湃新聞從中國政府網獲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意見》提到,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為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意見》提出,在財政、稅收、金融、投資貿易、用地用電上完善政策措施。其中,《意見》提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流通和倉儲等各環節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積極推廣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險種,鼓勵農業擔保與農業產業鏈加速融合,探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險。
《意見》指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進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基本接近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
《意見》從五個方面部署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一是優化結構布局。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布局,明確大宗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大中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區和貧困地區的發展重點。統籌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主食加工等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多種業態發展。支持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發展加工流通,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林權和設施裝備等入股農民合作社和企業。鼓勵企業打造全產業鏈,構建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模式和業態,利用信息技術培育現代加工新模式。推進加工園區建設,創建產業集群和融合發展先導區,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特色小鎮。
三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協同創新機制,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鼓勵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引導企業依標生產,提升質量水平,培育知名品牌。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培育一批經營管理隊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生產能手和技能人才。
四是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財政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加工企業申請有關支農資金和項目。完善稅收政策,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落實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流通和倉儲等各環節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改善投資貿易條件,支持社會資本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落實用地用電政策,執行農產品初加工用地政策。
五是加強組織保障。完善工作機制,各地把農產品加工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考核內容。強化公共服務,推進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展示展銷平臺建設,制修訂農產品加工標準和追溯標準。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