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要依靠改革、開放和創新增強內生動力。”這是繼兩個月前國務院召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后,李克強總理再次召開事關區域協調發展重要會議時表示。當天的會議審議通過了《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部署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工作。李克強總理表示,規劃在統籌全局的同時要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因地制宜。
針對《規劃》所提出的一系列綜合措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已具備在更大規模、更多領域內推動西部大開發的實力。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背景下,西部大開發強調進一步增加內生動力、繼續抓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加強特色產業發展等更加綜合的措施,相信“十三五”時期西部大開發將向更高水平邁進。
借助自貿區建設使西部由“跟跑”成為前沿
李克強總理指出,西部開發在加大中央和東中部支持的同時,根本上要依靠改革開放創新增強內生動力。李克強總理提出,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使西部由“跟跑”開放成為新的開放前沿。
據了解,今年8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七地正式獲批第三批自貿區。其中,四川、陜西重點加大西部門戶城市開發力度,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包含重慶、四川在內的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與分布在沿海地區的前兩批自貿試驗區最大的不同,就是區域覆蓋到內陸地區,因此,探索內陸開放新途徑就將成為其特有的使命。此外,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在更大范圍內復制推廣經驗也將是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的試點內容。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曾表示,隨著第三批自貿區的設立,“十三五”期間西部發展的方式、動力引擎將會發生非常大的改變。他認為,過去提出東部加工貿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但因為加工貿易是面向國外市場的,西部沒有這個條件。現在西部的口岸加大開放后,可以直接輸送到國際市場,節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十三五”時期,產業會加速向西部轉移。
據了解,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2016年國家新開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30項,投資總規模為7438億元,重點投向西部地區鐵路、公路、大型水利樞紐和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西部地區應積極培育增長點促進四大板塊均衡發展
“西部大開發對中國區域經濟均衡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推進西部大開發,對于我國‘抓兩頭、促中間’總體區域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劉勇表示,西部大開發作為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四大板塊之一,要使其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須和其他三大板塊的戰略銜接起來,以改革開放為切入點,促進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結合,加快推進沿邊開放和內陸開放。
此外,劉勇表示,由于四大板塊各有側重,因此在協調發展的同時,應當突出各板塊特色。東北地區側重點是振興老工業基地,要把經濟活力釋放出來;東部地區主要發展外向型經濟,應當注重提高創新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中部地區人口眾多,是未來城鎮化、工業化主戰場;西部地區應當主抓資源開發、環境保護以及精準扶貧工作。這樣一來,各板塊形成功能上的互補,進而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規劃》提出,西部開發要注重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培育重點城市群,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宜居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吸引大學生等高層次人才在西部大展身手。完善相關政策,引導東中部不污染環境、吸納就業多的產業向西部梯次轉移,鼓勵東部地區制造業到西部沿邊地區投資設廠。提高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精深加工和利用水平,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
對此,劉勇認為,第一,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雖然西部地區應當加快縮短與東部地區的差距,但在新形勢下也不能完全走東部地區的發展道路。相對于東部地區外向型發展,西部地區更應當推進就地城鎮化,盡力滿足內需,改善民生。
第二,不同于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發達的情況,西部現階段新型城鎮化發展應當強調中等及中等以上城市的發展,盡量建立地方經濟增長極,帶動中小城鎮發展。此外,由于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應當把人口集中在適合發展的地區,比如成都平原、漢中平原、河套平原、關中平原、天山南北坡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表示,首先,從空間上來講,自改革開放以來,更多的是采取東部率先發展的戰略,主張“海洋經濟”的概念。但在我國提出“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以后,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整個區位條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部在區位方面的劣勢已經轉變成了優勢。未來我們還要抓住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這兩個大的抓手。“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未來保證我們西部大開發實現綠色大發展的一個要素,更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馬慶斌說。
此外,馬慶斌建議,應當將西部開發與互聯網結合起來,發展智慧的西部大開發。如果能把西部的旅游、民族工業、醫藥,包括有特色的綠色農產品通過互聯網的平臺推廣到全世界,西部的發展也是不可限量的。同時,西部地區政府應當努力改善服務環境,吸引全國乃至全球人才到西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