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7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媒體吹風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習臻表示,今年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超過33萬億元,同比漲幅約10.4%,其中食品、汽車、居住類商品和餐飲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品類。業內普遍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刺激政策密集落地,“十三五”期間社會消費仍將保持蓬勃勢頭,不過耐用品消費內生增長動力的簽約仍需提高警惕。
“從后期看,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和供給側改革加快推進,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消費仍然具有良好的增長空間”,李習臻直言,預計明年消費市場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據了解,今年我國社會消費繼續保持在較高位置運行,前11月社零總額就已突破30萬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5.7%,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此前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1%,為實體經濟做出重要貢獻。
與此同時,近期有關促消費、穩增長的政策也在密集落地。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先后發布了《關于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的意見》、《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等利好新政,明確將推動實體零售業實現升級轉型,同時改變汽車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完善汽車平行進口政策措施,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活躍二手車市場等。
(原標題:商務部預測今年社零總額將超33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