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逐步推進,農村消費的潛力正在被深度挖掘。隨著春節臨近,福建省詔安縣黎明村“淘寶新手”陳曉東幾乎每天要忙至深夜。做咨詢、幫忙下單、收發快遞……曾做過銷售、開過實體店的陳曉東坦言,這個“村小二”不好當。
“目前農村淘寶在全國所有省份都已開始落地,全國正常運營的縣域已達450個,在裝修、洽談中的縣域也已超過200個,農村淘寶落地的村點已經達到2.4萬個,電商正逐漸改變農民的消費習慣,等幾天再收貨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時尚。”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孫利軍說。電商在逐漸成為農村消費新引擎的同時,也為農村特產進城開辟了通道。記者采訪了解到,電商平臺的建立為茶農參與市場提供了新的可能及實現手段。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大范圍普及,微信、微淘等新興的“微商”營銷也在茶鄉興起。
在許多農村,從前出外務工,現在選擇回家做電商的年輕人多了。阿里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6)》顯示,中國淘寶村已創造了超過84萬個就業崗位,成為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的重要新引擎。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3120億元,預計全年將達6475億元。經過發展,“互聯網+”的概念逐漸“注入”新農村的建設中,一個個農村電商品牌脫穎涌現。
(原標題:模式消費習慣轉變農村電商逐漸普及“網購網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