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說走就走
隴南境內(nèi)全新的交通格局將形成
哈達鋪車站西部商報記者唐學仁攝
蘭渝鐵路岷縣段西部商報記者丁凱攝
蘭渝穿越甘、陜、川、渝,北接蘭新、包蘭、蘭青、隴海鐵路,南接寶成、襄渝、達成、遂渝、渝懷、滬漢蓉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中西北至西南區(qū)域間客貨并重的大能力運輸通道,“渝新歐”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fā)、長江經(jīng)濟帶三大戰(zhàn)略的黃金交會線路。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后,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西北之間最便捷、最迅速的通道。
蘭渝鐵路岷廣段的開通,對隴南和岷縣交通格局的改變是難以估量的。夢想照進現(xiàn)實,當?shù)厝擞米顭崆榈男δ樒诖疖囬_通,此刻,他們也可以自豪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由此連通的川隴經(jīng)濟圈,更讓隴南和岷縣在交通的區(qū)域優(yōu)勢中一路前行。
心情特寫:
“要通車了,心情跟結(jié)婚一樣激動”
站在蘭渝鐵路線高大氣派的哈達鋪車站門口,50多歲的楊尕女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一刻,她心里從“墻上”到“路上”的夢想,今天終于觸手可及了……離開家鄉(xiāng)十年后第一次回到宕昌縣,她的心情復雜又激動。多年的鐵路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她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蘭渝鐵路線岷廣段開通儀式。老家的房子早已坍塌,楊尕女無心顧及這些。對她來說,蘭渝鐵路的開通,遠比房子重要百倍。20多年前,楊尕女曾離開老家宕昌縣阿塢鄉(xiāng)各竜村去河西一個農(nóng)場打工。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坐火車的感覺讓她終生難忘。十幾節(jié)車廂連接起來的火車,在她心里就像傳說中的巨龍一樣神秘。“當年我也是為擺脫貧困,乘火車到河西走廊一個農(nóng)場,由于身體殘疾,無法做農(nóng)活,只好返回家鄉(xiāng)。”說這話時,她眼里噙著淚水。那時候,第一次見到山外世界的楊尕女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落后和貧窮。那時起,她內(nèi)心充滿了渴望,內(nèi)心企盼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能再一次帶她走出貧困。十年前,楊尕女帶著遺憾離開家鄉(xiāng)去打工。感受了城市現(xiàn)代化的她再也不想回到老家,于是將全家都遷移到了新疆。接到蘭渝鐵路岷廣段開通儀式的邀請后,楊尕女當天就買了火車票趕往家鄉(xiāng)。
和楊尕女一樣,宕昌縣哈達鋪鎮(zhèn)的馬成祥在最近的幾天里,他每天都要去哈達鋪火車站溜達一圈。就要通車了,馬成祥幽默打趣地說,這心情跟當年結(jié)婚一樣激動。“鐵路開通了,出門方便,比種地劃算得多。”
“能坐火車去重慶吃火鍋了”
蘭渝鐵路,是隴南和岷縣人期盼已久的一條希望之路。12月25日上午,心情激動的隴南人領著孩子和家人紛紛在即將通車的車站前留影。這里儼然成為一個全新的旅游景點。10時開始,隴南車站開始發(fā)售岷縣-成都、隴南-重慶的車票。短短5個小時,首次通車的1200張車票就已售罄。車站站長馬宏臻的心情激動到難以自抑。“隴南站是蘭渝鐵路線上最大的客運站,雖然開通前預計過客流量會很大,但沒想到,首次通車的票這么短時間就能售完。”站在檢票口的車站服務員孫麗珍是武都區(qū)人。今年蘭州鐵路局在招考乘務員時,她第一個在隴南站報名。經(jīng)過層層選拔,她幸運地成了蘭渝鐵路線上的一名服務員。連著三天,孫麗珍興奮得無法入眠。對她來說,蘭渝鐵路是一條渴望已久的“夢想路”,她能在自家的土地上服務意義非同一般。
“以前坐火車,得先到武都,再到洛陽,才能坐上火車。特別希望能在家門口坐上火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宕昌縣獅子鄉(xiāng)為石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義說。參觀完車站后,楊尕女高興地說:“等火車通了,上蘭州、下重慶,到成都非常方便。終于可以坐著火車唱著歌,直達重慶吃火鍋了,我們要輕輕松松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
隴南市交通局長馬潤告訴西部商報記者,目前,高速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在隴南已基本形成,隴南區(qū)位優(yōu)勢也將由此得到有效發(fā)揮,產(chǎn)業(yè)優(yōu)勢將全面激活。
“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
12月23日下午1時30分,48歲的浦永真和平時一樣,收拾完碗筷,和家里人說了一聲“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便向距離自家院子不足30米的於財娃老哥家走去,他倆有個習慣——午飯后要一起步行十分鐘,到快要建成的岷縣火車站看看,相互講講通車后想去成都還是廣元……就這樣,一看就是多半年。終于,他們看到了結(jié)果——12月26日,蘭渝鐵路岷(縣)-廣(元)段正式通車了。
浦永真是定西市岷縣中堡村的村民,自家的院子距離蘭渝鐵路的岷縣火車站直線距離不到一百米。“1994年,我第一次出門去新疆打工,我也是第一次在現(xiàn)實中看到火車,坐了好幾天的綠皮車才到達目的地。”
62歲的於財娃出門第一次去成都打工的時間更早,在1980年。“當時的公路也不太好,我和同鄉(xiāng)坐了6個小時班車去隴西上的火車……真沒想到,我還能在家門口就坐上去往四川的火車!”
對于浦永真、對于於財娃、對于岷縣48萬群眾而言,“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是實現(xiàn)了我們‘中國夢’的大事!”
交通節(jié)點:
旱碼頭將再現(xiàn)昔日繁華
“岷縣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之說,享有隴原‘旱碼頭’美稱,因此也留下了‘夜里吃骨頭’這一個傳統(tǒng)——晚上12時以后開門營業(yè),早上6時以前關門休息。”12月24日晚上,記者在岷縣縣城一家地道的暖鍋店吃完飯時,一位地地道道的岷縣老鄉(xiāng)常有貴在和記者聊天時說:“因為以前做生意的人都是白天趕路,翻山越嶺地到了岷縣這個地方,基本都是第二天凌晨了,餓了一整天了,還不得吃頓好的?于是,熱乎軟香的牛肉骨頭就會被客商們所打尖住店的伙計端上餐桌,吃飽喝足后第二天繼續(xù)趕路。”
“我想,岷縣這個‘隴原旱碼頭’,也必將會再現(xiàn)昔日客商云集的盛況。”常有貴憧憬著……岷縣“隴原旱碼頭”的昔日盛名,記者在岷縣民族民俗博物館的采訪中也得到了印證。在該館,記者看到了一架長4.6米,寬1.45米,高1.56米的“巨型”馬車,這輛馬車距今200余年,是清代木鐵混合制馬車。該博物館的館長馬逢武也是有幸成為首批搭乘火車前往成都的乘客之一。
“聽老人們口口相傳,最遲從明朝開始,岷縣就有從成都背茶葉的歷史。那時候,三三五五的商人們組成一個個商幫,帶上岷縣本地的特產(chǎn),如當歸、黃芪、黑羊羔皮背心,前往成都出售,然后買上茶葉、洋白布,拉到廣元,再由平武縣到達甘川交界處的文縣碧口,然后由武都、宕昌回到岷縣。這一趟就需要四個月時間。”已經(jīng)50歲的馬逢武委員告訴記者:“現(xiàn)在岷縣至廣元、成都的火車要通了,我們岷縣人終于實現(xiàn)了一個夢想——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就可以南下北上。”
現(xiàn)實意義:
交通大環(huán)境得到大改善
“蘭渝鐵路線的開通,無疑會給當?shù)厝舜蜷_一扇幸福的大門。”隴南市交通局長馬潤興奮地說,蘭渝鐵路的開通,群山疊嶂、狹路求生的隴南和岷縣將實現(xiàn)高速公路、鐵路、民航對交通大環(huán)境的整體改善。現(xiàn)在,隴南市境內(nèi)幾乎是一個交通大戰(zhàn)場。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已經(jīng)通車,渭源到武都高速正在建設,武都到九寨溝高速公路已經(jīng)納入規(guī)劃。蘭渝鐵路即將全線貫通,蘭成、天平鐵路延伸段也將匯聚哈達鋪。成州機場建設已經(jīng)啟動。曾經(jīng)因為道路阻隔,困守“富饒的貧困”的隴南、定西岷縣,正在悄悄發(fā)生著交通大格局的歷史巨變。翻開甘肅地圖,隴南地處我省東南部,東鄰陜西,南接四川,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青泥嶺、陰平道、祁山道這些鐫刻在“蜀道”上的地理概念,既賦予隴南大地厚重的文化積淀,也更訴說著隴南山區(qū)群眾行路難的艱辛歷史。“隴南境內(nèi)之前無高速、無鐵路、無飛機場,國省道主干線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通達率低,是全國、全省交通條件最落后的地區(qū)之一。
伴隨寶蘭客專、蘭張快速鐵路的開通,未來,蘭州將站在高速鐵路交織的“十字路口”,蘭州將真正成為絲綢之路黃金節(jié)點,承東接西,四通八達。蘭渝鐵路也將為甘肅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新機遇、新平臺,并有力促進西部經(jīng)濟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蘭渝鐵路的開通,不僅填補歷史空白,隴南、哈達鋪還將成鐵路新興樞紐。據(jù)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蔡碧林預測,未來蘭渝全線開通后,哈達鋪車站日發(fā)送客貨列車將達50~70對,真正成為繁忙的鐵路樞紐。隴南火車站是蘭渝鐵路在隴南境內(nèi)最大的客運車站,隴南站建成使用后將大大方便隴南市周邊人民南下四川、重慶,北上蘭州、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