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改善 春節前不確定性猶存
□本報記者 張勤峰
21日,央行繼續通過逆回購操作實施大額凈投放,在央行持續提供大額流動性支持情況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延續20日午后的回暖勢頭,進一步轉向寬松,短期資金供給充裕,各類機構融資難度都降低,不過機構仍在努力融入跨年資金,相應期限資金需求旺盛。
市場人士指出,央行連續凈投放緩和流動性緊張,穩定了市場情緒,預計本周央行將保持較大的資金投放力度,直至財政存款集中投放,隨著機構年底前備付進入尾聲,近期流動性最緊張階段或已過去,但跨年后春節因素仍令流動性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凈投放繼續 資金面回暖
21日,央行開展了2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1100億元7天期、700億元14天期和300億元28天期,因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此舉實現流動性凈投放900億元,為本月14日以來的連續第六次凈投放。過去六個交易日,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累計凈投放5700億元。
除此以外,16日,央行對19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3940億元。另據媒體報道,20日,央行還指導大型銀行通過X-REPO(質押式回購匿名點擊業務)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總之,面對年底流動性再度收緊,近期央行動作頻頻,對金融機構流動性支持力度明顯加大。
得益于此,近兩日流動性緊勢逐漸趨緩,短期流動性基本恢復寬松。21日,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利率多數走低,其中,隔夜回購利率跌近10bp至2.42%,7天回購利率大跌37bp至3.28%,跨年的14天回購利率亦下行38bp至4.52%,跨春節的1個月回購利率大跌99bp至5.56%。
據交易員透露,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從20日午后即明顯趨于緩和,21日早間,寬松態勢得到延續,早盤即有不少機構融出隔夜資金,包括非銀在內的各類型機構需求都能夠較快得到滿足,7天資金融出亦有所增多,不跨年的資金供給都比較充足,市場需求則集中在跨年期限上,機構積極融入,備戰年底備付。昨日午后,資金面更趨寬松,隔夜賣盤堆積,減點融出頻頻,已呈現供大于求局面。
最緊張時期正過去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距跨年只剩數個工作日,機構年底備付正進入最關鍵時期,雖然流動性有所改善,但考慮到后續逆回購到期回籠壓力,及年底指標考核的影響,短期流動性仍需央行呵護,待財政存款一次性釋放后,資金面或有進一步改善。
據Wind數據,12月22日至31日,公開市場還有9650億元逆回購到期,到期回籠規模不小,要保持流動性穩定,仍需央行保持較大的沖銷力度。統計還顯示,12月1日至21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僅凈投放450億元。這意味著,到目前為止,本月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主要是兩次MLF操作凈投放的約7215億元。在扣除外匯占款下滑后,凈投放的基礎貨幣不會太多,相比上月末,金融機構超儲率有所提升,但提升并不明顯。從總量的角度上看,在財政存款釋放前,還需央行積極發揮維穩的作用。
與此同時,近期大行與中小行、銀行與非銀之間流動性分層割裂的結構性問題也值得關注。好在近期央行陸續通過窗口指導方式,引導大行對中小機構資金融出力度。
市場人士指出,考慮到央行干預力度加大,且有SLF這個應急投放機制的支持,后續出現錢荒的可能性較小,預計本周央行將保持較大的資金投放力度,直至財政存款集中投放,近期流動性最緊張階段或已過去,但跨年后春節因素仍令流動性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流動性結構性問題仍值得關注。到明年春節后,流動性或有望迎來更明顯的改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