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21日消息,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關于制造業稅負成本的談話,一石激起千層浪。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獲獎者,同為制造業企業家的江蘇上上電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山華,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丁山華:
曹德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現在各行各業各有區別,不能一概而論。公路的運費,過路費,包括汽油費,電費,確實美國有便宜的地方。這個狀況確實也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全部的美國企業在一起比的話,也就比不出優勢了。成本要有差異化的低,才有優勢。
共性的成本,比如所得稅、增值稅降到多少,實際上,最終得益的是用戶,像我們這種中間制造環節,恐怕主要還是供大于求,我們沒有話語權,有點效益就讓利,最終是用戶得益,制造商并不會得益。
如果不是共性的成本降低,而是有什么創造發明,效率特別高,消耗特別低,質量有保障的,賺了那就是企業自己的收益。如果是共性的減免一點,最后不是制造業能夠得益的,都是最終用戶得益。因為供大于求,企業要競爭要市場,質量要好,價格要便宜,看看有一點效益在,為了抓市場,就讓掉了,都讓利了。就是這個道理。
政府讓一點,降低了企業成本,這種屬于共性的,我的成本低一點,我看看價格還能讓一點。企業有點利就讓掉,為什么呢?要抓市場,價格低有優勢,價格高了,沒有訂單,什么都是零。我的理解是這樣。
稅費方面,怨天怨地也沒用,就是降了一點,最終還是讓給用戶了。
我要說的就是兩點:
第一點,就是要公正公平,要有市場公平,大家要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現在政策是一樣的,但是各個地方的執行有上限和下限,結果還是不一樣的。政策的把握,執行要公平。
這屬于操作層面的問題。政策允許,但是各地掌握不一樣,這就形成了不公平。作為企業,最起碼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公平。其他沒什么要求。
第二點,我感覺這是最大的矛盾,就是員工的個人所得稅,起征基數太低。
現在每月3500塊以上就要交所得稅,這個起征點實在太低。現在3500塊一個月招誰呢?就是干體力活的、清潔工也找不到,農民工打工3500塊也找不到啊。這個基數太低了。
這是和老百姓關系非常密切的,起征基數要提高,要增加消費能力。員工進到單位來,端起飯碗就要交稅,你說不是基數太低么?起征點最起碼到五千八千吧。
(新浪財經 劉麗麗 發自北京)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