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飛機仔”:
一輛小面包車 塞進50萬支香煙
這里是雷州半島湛江的海邊,此時的南海微風輕拂,海面寧靜。離海邊不過十米遠,就是2000多平方米的湛江海關緝私局罰沒物品倉庫,拉開大門,占據了半個多倉庫的罰沒走私香煙堆過了一人高,似乎在默默敘述著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湛江海關日前宣布,廣東省高法近日對湛江海關查辦的“1·23”特大團伙走私香煙案作出終審判決,經法院認定,自2012年10月起到2014年1月期間,以孫某某為首的走私團伙共走私香煙1000多萬條,案值10.8億元,涉案人員多達14人。
湛江是境外走私香煙銷往珠三角的重要通道之一。“這是一條集‘境外訂貨、走私入境、跨區運輸’為一體的跨關區走私鏈條,走私時間跨度長、密度大,走私過程組織嚴密、責任清晰,呈現出明顯的專業化特點。”湛江海關緝私局經驗豐富、屢建奇功的查私處副處長李樹雄告訴記者,因案情復雜案值重大,該案被海關總署列為一級掛牌督辦案件。
倉庫門口,停著一輛車牌號為“粵QA528X”的五菱面包車,外表普通,從前擋風玻璃看進去,駕駛室也與普通車輛并無異樣。而當海關緝私警察拉開后座門,記者不由吃了一驚,整個車廂空空如也,座位完全拆空了,側板和后蓋上也被拆得“千瘡百孔”。“這是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間裝載走私香煙,這樣一輛車,經過改裝后可以裝滿50件(每件為50條香煙),也就是50萬支香煙。”緝私警察朱亮指著側板上的窟窿說,“這些孔里也被塞滿了香煙,都不知他們怎么裝的,破案后我們在復原現場時,怎么塞也裝不了50件。”
車廂的地面上扔著一塊兩米見方的大黑布,“這是為了遮蓋香煙,以逃避檢查”,朱亮指了指四周的車窗。玻璃上均貼有黑色貼膜,記者隔著車窗往里看,完全無法看到車內情況。
“這種經專業改裝的大馬力非法拼裝或走私入境的二手小轎車,俗稱‘飛機仔’,‘飛機仔’走私是近年來北部灣地區出現的走私新手法,走私分子針對執法部門在高速公路上查緝困難的情況,大肆利用‘飛機仔’,通過復雜的公路網絡進行走私。” 李樹雄告訴記者,“車型多為五菱、全順、金杯等面包車或普通家用小汽車,小的能裝30件,大的能裝80件。”
記者在副駕駛座的地下,撿到兩個號碼相同的廢棄車牌:桂PV8519,“這些車基本都是套牌假牌”,緝私警察告訴記者。為躲避查緝,走私分子經常駕駛“飛機仔”在高速公路上封堵、逆行,亡命狂飆,遇到查緝立即變更線路,國道省道縣道多線并用,還有中轉窩點休整。由于經常夜間行車,加上疲勞駕駛和危險駕駛,走私團伙為這些“飛機仔”司機們統一購買了意外傷害險,其沖擊、阻撓執法的“決心”可見一斑。
為避免運輸“風險”,走私分子還利用“對保”方式進行走私活動。所謂“對保”就是走私香煙承運方需按所運香煙的價值繳納“保費”給貨主以保證整個偷運過程的安全。由于層層“對保”,責任明晰,團伙之間呈現獨立化、專業化特點,打掉其中一環也很難影響整個走私鏈條,使得犯罪持續性、繼發性很強。李樹雄副處長告訴記者,他又開始忙于下一個案子的查緝工作了,海關將繼續按照“破大案、打團伙、摧網絡、挖幕后”的工作思路,“精、準、狠”打擊目標,有效保持反走私高壓態勢,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