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月消費創年內單月最高增速 房地產投資增速微落揭示樓市調控顯效
每經記者 馮彪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2016年趨近尾聲,中國經濟的“好聲音”還在不斷傳來。12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8%,創下今年以來單月的最高增速。
而在投資方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企穩,民間投資則延續前兩月的上升之勢。另外,今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338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統計局方面表示,從數據表現來看,顯示樓市調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三駕馬車的增長情況來看,整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企穩,在回升。
價格上漲促工企利潤好轉
對于11月的經濟數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主管周景彤表示,整體要好于10月,顯示經濟正進一步趨穩,預計全年GDP增速將持穩于6.7%。
在工業生產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值增長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
海通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工業低位企穩,主要原因是商品價格大漲推動庫存周期回補以及外需改善。
“考慮到11月份工業產品的價格上漲更多,如果從名義增速來看,11月份工業增加值的增速應該會更高,而且比10月份加快得更多。”毛盛勇在12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工業生產加快的同時,企業利潤也在繼續改善。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8.6%,比1~9月份加快了0.2個百分點。10月份當月利潤增長9.8%,比上月加快了2.1個百分點。
“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主營業務的利潤率均有所改善,這說明企業的利潤在好轉。企業利潤的好轉,一方面是受益于價格上漲因素,另一方面也說明企業主動在練內功,企業產品結構在不斷優化。”毛盛勇說。
不過,也要警惕價格上漲較快帶來的影響,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江源表示,應該看到,近期能源、原材料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推動下游行業成本上升,上游行業的利潤增長過多依賴于價格上漲,且相關產品生產擴張,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11月的消費數據也是一大亮點。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5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8%,這也是今年以來單月的最高增速。
姜超表示,11月消費增速小幅反彈,相比投資和外貿這“三駕馬車”中的另外兩項,顯示消費仍是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毛盛勇表示,對消費主要的貢獻主要來源于兩塊:一是汽車銷售;二是“雙11”持續火爆下的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較快。他同時強調,消費結構也在升級。一些服務領域的消費、代表升級類商品的消費繼續呈現加快上升趨勢。這些指標均顯示經濟結構正在繼續優化。
不過,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消費名義和實際增速均反彈,但是否具有持續性還有待觀察。他表示,兩類地產相關消費——家具和建筑裝潢分別下滑了2.2和1.3個百分點。由于購置稅政策到期以及地產小周期結束,汽車和地產相關消費預計難以維持目前增速,未來恐面臨消費回落的風險。
樓市調控取得初步成效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了包括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在內全國15個城市房地產價格的環比情況。從10月份下半月和上半月環比數據來看,15個城市中,有7個城市環比價格是下降。對此毛盛勇昨日表示,從10月份和11月份房地產價格的數據表現來看,調控取得了初步成效,熱點城市或者調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
隨著調控政策出臺和房價降溫,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數據也在三季度的上升后出現下滑趨向。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338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4.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增速37.5%,也比前10月回落3.7個百分點。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底和明年,房地產銷售會放緩,2017年增速或放緩至0~2%。隨著增速下滑,預計屆時相關的投資也將放緩。
毛盛勇說:“房地產很重要,既是一種有居住功能的消費品,也是一種有保值增值功能的投資品,既和百姓的福祉息息相關,又對經濟的增長有重要貢獻,所以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十分重要。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記者注意到,盡管前11個月的房地產投資增速比前10月略有微幅回調,但是暫未影響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 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3%,增速與1~10月份持平。另外,今年1~11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也繼續保持回升趨勢,同比名義增長3.1%,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補短板工作力度,多措并舉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