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2016中國政府財政信息公開“金秤砣獎”發布會暨研討會上,首次發布《2015年度中國政府財政(民生支出)信息公開分析報告》。
報告稱,目前政府財政信息主動公開存在五個問題:各中心城市信息主動公開質量普遍低于各省;相較于時效性和完整性,各省份信息主動公開規范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政府財政信息主動公開時效性有待提升;政府財政信息主動公開完整性不足;政府財政信息主動公開規范性程度較低。
在政府財政信息依申請公開方面,報告指出,各中心城市政府財政民生支出信息依申請公開質量普遍低于各省。各省份財政民生信息依申請公開規范性較差,信息公開函回函質量有待提升。完整公開所申請的政府財政民生支出信息的地區非常少。
值得注意的是,“匯總預決算報告的責任主體不清”在報告中被著重提出。報告顯示,15個地區回函中明確說明,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僅負責本級的預決算信息公開,全省、市匯總的政府預決算數據不由其負責,需向各縣(市)區財政部門申請,并予以匯總。
此外,各地區所提供的調整預算數中項級科目數據缺失較為嚴重,同時將預算執行數與決算數相混淆,對預算執行等過程性信息的重視程度不高。
“完善財政制度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一是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二是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三是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會上說。
據介紹,31個省份中,上海、湖北和吉林公開指數排名前三,獲得2015年度政府財政民生支出信息公開“金秤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