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
厚生智庫研究員趙亞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實體經濟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盈利差,因為大部分實體經濟不盈利或盈利少。
2017年,我國如何在該領域發力呢?趙亞赟建議,首先是減稅;其次是支持企業關停并轉,形成規模;三是培養區域產業優勢,優勢產業在區域內形成較完整產業鏈,促進產業細分;四是成立大型基金,支持技術升級;五是建立流暢完善的軍用技術民用化機制。由于我國前幾年軍工技術的井噴,軍工有大量世界領先的技術。如果軍工技術能通過拍賣或證券化等流暢完善的途徑民用化,會催生很多世界領先的產品。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是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其次,真正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歷史上來看,中國實體經濟比較景氣繁榮的時期,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都比較高,當前民間投資面臨許多盈利前景較好的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高、融資難、稅負重等一系列困境,振興實體經濟,必須以振興民間投資為條件;再次,培育壯大新動能,關鍵還是培育企業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利用新的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數據,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企業的工匠精神,才能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