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8日消息,據海關統計,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2981.1億元,收窄12.9%。方正宏觀任澤平、宋雙杰點評認為,11月進出口增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外需回暖、匯率調整和低基數支撐出口好轉,對主要貿易國家的出口大幅回升。貿易順差下降,國內經濟“軟著陸”,衰退式順差受擠壓,央行鎖短放長去杠桿,通脹預期升溫,資金面偏緊。
詳文如下:
1)核心觀點:11月進出口增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外需回暖、匯率調整和低基數支撐出口好轉,對主要貿易國家的出口大幅回升。內需觸底,房地產投資恢復、基建PPP發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進口增速大幅回升。貿易順差下降,國內經濟“軟著陸”,衰退式順差受擠壓,央行鎖短放長去杠桿,通脹預期升溫,資金面偏緊。
2)外需回暖、匯率調整和低基數支撐出口好轉。11月出口同比0.1%,以人民幣計同比為5.9%,大幅好于預期和前值。美國經濟復蘇、歐日經濟筑底,外需改善帶動出口。11月美國制造業PMI為2015年10月以來最高值,歐元區制造業PMI也達2014年1月以來最高點,日本制造業PMI為51.3仍在擴張。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效應支撐出口同比上行。
3)對主要貿易國家的出口大幅回升。11月對美、歐、日本出口增速同比分別為8.1%、5.6%、3.3%,較上月顯著增長。對韓國出口增速降幅收窄為-2.9%,前值為-18.2%。對俄羅斯、巴西、臺灣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分別為26.1%、37.2%、7.0%,對東盟、香港出口增速降幅擴大,分別為-2.7%、-16.1%。
4)進口超預期回升,內需持續景氣,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11月進口同比增速6.7%,較上月增8.1個百分,以人民幣計同比為13%,與PMI進口分項指數的大幅反彈一致,人民幣和美元計價進口同比增速之差反映了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影響。房地產投資恢復、基建PPP發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進口增速大幅回升。大宗商品中,鐵礦石、煤、原油進口數量增加、銅礦石進口數量基本持平,進口金額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
5)貿易順差下降。11月貿易順差446.1億美元,較前值491億美元有所下降,也低于市場預期的469億美元,隨著國內經濟“軟著陸”,進口大超預期,過去的衰退式順差受到擠壓。11月外匯儲備降幅擴大,人民幣高估疊加近期美聯儲加息時點臨近,明年1月新外匯額度出臺,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猶存,央行鎖短放長去杠桿,通脹預期升溫,資金面偏緊。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