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6-2017)》公布了樓市整體風險最為突出的十個大中城市:深圳、廈門、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鄭州、合肥、石家莊、福州。如何看出樓市風險?似乎不需要多專業的知識,我們都知道,房價高就是有風險嘛。2016房價上漲最快的是3月份。3月全國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率為18.25%。房價漲速到了9月份降為12.66%。
從銷售面積上看,樓市也降溫了。易居研究院剛剛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11月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99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0.5%,同比減少4.2%。從同比數據看,這也是近21個月住宅成交面積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專家擔心的正是:房價爬到了頂峰后急速下降。不過,報告也顯示,一些熱點城市的外來需求超過50%,其中投機需求約占30%。既然投資防不勝防,那熱點城市的房價就不會降。房貸君自己調查的數據也證明了:投資客比剛需族更能決定房價。但中國樓市的風險卻不在一二線房價,而是三四線的庫存。
投資客到哪里,房價就漲到哪里
投資房產,對有錢人來說,是一個在全國范圍內跑馬圈地的游戲,并不一定要在居住地,也不必需在老家。在全部調查者中,除了居住地和老家外,還擁有住房的一共占26.5%。這個比例要比外地人在居住地擁有非自住房的比例高。在第三城有房的人,62.33%是為了投資。這證明了:看重房產投資功能的有錢人,投資范圍可以是全國各地,哪里房價升值潛力大,就去哪里。這可真是一場說走就走、說買就買的投資!
從長期看,剛需族一直是買房主力。但在短期內,投資客的資產騰挪更能影響房價。融360房貸(微信ID:fangdai123)的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房計劃的,投資客比例更高。
我們發現,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本地人與外地人的買房目的地并無太大差別:都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沿海及旅游城市。因此,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這些城市的房價高于其他城市,樓市供不應求,房價上漲快。
而投資客買房像是在全國下一盤大棋,在何處落子取決于在城市未來發展的獲利預期。我們特意調查了那些在老家和居住地之外,也就是在“第三城”還有房產的人,這些高端投資客的房產都在哪里呢?
省內發達城市比例最高,達38.57%;其次是北上廣深,為21.52%。近期,合肥、杭州、鄭州等省會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在省會和省內發達城市買房的,基本還是本省人。這在省級行政范圍內,拉大了發達城市與欠發達城市的房價差距。
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就是這樣一位“狡兔三窟”的投資者。70后的李女士在上海已經工作多年,雖然不在中心地段,但也在中高檔次的小區有了自己的住房。那一套房是她在多年前就買的,而那時候上海房價雖然也比其他城市高,但還不像今年這般嚇人。當年不到3萬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6萬多,貸款也已經還了大半。而在她的老家——浙江臺州,李女士的父母共有兩套房產,將來都是給她繼承的。同時,前幾年省城杭州房價沖高回落后,獨具慧眼的李女士就出手在杭州買了一套房。當年,身邊的朋友同事都不明白她為什么跑去第三城買房。現如今,杭州樓市漸漸回暖升溫,回過頭看,這是一筆相當劃算的投資。談到此處,她略顯得意,“我算過,房子升值快,比別的那些理財股票賺得都多,什么時候感覺差不多了可以賣掉。現在暫時租出去,除了工資這每月還有租金,也算細水長流吧,挺滿意現在的收入。”盡管屬于個人隱私沒有詢問,不過可以料定,現在,李女士的消費能力不會差。
合肥、鄭州,這種以往名不見經傳的省會城市卻掀起新一股樓市熱。融360房貸認為,這跟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投資意識提高有很大關系。過去,買房投資往往是一二線城市高收入群體的“特權”。但現在,貨幣量激增的影響覆蓋到了更基層的人群,越來越多的工薪族也開始為資產的“保值增值”想辦法。去省城買房,就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當去發達城市買房成為潮流,發達城市的剛需族住房空間一定會遭受擠壓。
投資客畫像:在老家工作生活,去外地買房
如果給樓市投資客畫一張像,大多數是什么模樣?簡單說,他們是這樣的:在老家工作生活,去外地買房。調查發現,2年內有買房計劃的本地人,僅有三分之一打算在老家買房。在居住地買房的人,可能是剛需、可能是投資,而不在居住地買房的人,那一定是為了投資。
本地人愿意去外地買房,且外地集中在北上廣深和省內經濟強市。與此不同,2年內有買房計劃的外地人,超過6成的人打算在居住地買房。那么,這62.09%計劃在居住地買房的人,他們居住在哪里?深入調查,我們發現,其中有72.5%的人居住在四個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
我們發現,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本地人與外地人的買房目的地并無太大差別:都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沿海及旅游城市。因此,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這些城市的房價高于其他城市,樓市供不應求,房價上漲快。
最大的風險:三四線去庫存無解
年輕的打工族面臨這樣的問題:在外地買不起房,在老家父母有房,但空置著。調查統計顯示,66%的外地打工族在老家已經擁有或將來可以繼承房產。
在老家有房的外地人,在老家的房子能有多大?57.86%的在老家可擁有60平方米以上的房產,這個面積足夠一個家庭居住了。同時,22.41%的至少在老家囤積著180平方米的房子。更有甚者,13.38%的在老家擁有的房產面積超過360平方米。
徐州的60后劉大爺老家在農村。他現在有自己的小生意,也是一位房東。除了在農村老家可以繼承一套房,劉大爺在徐州本地共有三套房,一套自住,兩套出租。我問徐州房價怎么樣。他說,“看位置,遠的價格便宜,五六千一平,市內的一萬一左右吧。”我問,“徐州房價會漲嗎?房價上漲,你也會調整房租嗎?”“會漲,但房租暫時不會調,合同還沒到期。那兩套房一個一年一簽,一套三年一簽。近期準備賣一套,需要用錢。”說著,劉大爺那邊來了生意,匆忙間掛斷了電話。
人往哪里涌,就會在哪里買房,這是最基本的規律。越大的城市,人口增長速度越快,而中小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人口增長越慢。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愈發凸顯,未來,有些地區的人口必然下降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暴漲,小城市經濟乏力,房地產市場將陷入停滯。
最近的新聞從側面表明,中國人喜歡給子女留房子。人到了退休之后,就失去了原來中年時期購房的動力,再過幾年可能會更多地想怎么把房子賣掉。下一代的買房需求在早年已經被父母透支了,所以房地產總體的需求也一定是下降的。到那時,就不要擔心房價了,因為連銷量都沒有了。這才是樓市最大的風險。
關注微信公眾號:融360房貸(fangdai123),如果你需要的話:
回復【城市】,告訴你現在買房哪些城市被看好;
回復【房價】,告訴你調控之后房價到底怎么變;
回復【還貸】,告訴你房貸提前還真的劃算嗎;回復【辦法】,告訴你征信有逾期怎樣申房貸.........更多買房攻略干貨 、樓市房價分析,都在這里。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