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和馬蓉離婚案一審開庭在即,最近,最高法院發布的指導案例再次明確:一方在離婚訴訟期間或離婚訴訟前,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可少分或不分財產。
網友對此紛紛表示:寶寶厲害了,有最高法院撐腰!不過,不管財產怎么分,離婚對雙方以及孩子都不是一個好事。要想維持長久的感情,懂得科學地調解婚姻中的糾紛,化危機為機遇,非常關鍵。我們來看看,劉明白和劉太太是如何運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理論解決婚姻矛盾的呢?
當年,在兩人的感情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火候,在出租房內,準劉太太曾與劉明白有過一次難忘的促膝長談。這并非是比喻兩個人很親密,而只是說明,劉明白的工資只租得起那么大點的房子。如果不是促膝長談,那就是臥床長眠了。
“想娶我,給個理由先,我為什么要嫁給你?”準劉太太是錐子臉刀子嘴錘子心,說出來的都是硬貨、心里想的都是干貨。
“我每次約你,是不是都要先發微信勾搭?這是不是很費電?”劉明白早就做好了戰斗準備。
“你是說,結婚是為了省電?”
“不,我是想說,蘋果7太費電,我還是給你買個諾基亞吧。”
“你結婚就是為了省錢?”
“不,這叫節約溝通成本。婚姻既不是殿堂,也不是墳墓,婚姻就是一個APP。有了它,彼此的認識更透明、目標更一致,不隱藏不欺騙。婚前,我們更多的是私心,想著用‘付出’換回多少‘獲得’;婚后,兩個人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不分彼此,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的錢還是你的錢。比如,婚前,你之所以趕在剛上市就要蘋果7,是因為要證明‘我愛你’;但婚后,我們確信彼此都愛著對方,不需要急著證明,我完全可以等到現貨很多、價格下降的時候再給你買,省下的錢是我們共同的財富,兩個人都賺了。”
“可是,誰能保證你不騙我呢?我為你付出那么多,若是等到蘋果10都出來了,我還等不到你的蘋果7,而你卻在外面找了好多香蕉妻、鳳梨妻、水蜜桃妻、火龍果妻,我是不是太虧了?”
“有一種東西可以消除你的顧慮,它是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搓衣板還是遙控器?”
“是契約。有部電影《契約與安生》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了契約,人就安生了。”
“你保證?”
“當然!有了婚前協議,就算別人給我一個億,我也不敢離開你。比如,協議可以約定:婚內發生過錯的一方,凈身出戶。那么,這一億元也是婚內得的,我同樣一分拿不到。”
“這種事量你也不敢。不過,婚姻中的事,就像高考作文,只有分數高低,并不是能分得清對錯。第一,我們可以約定你這個周末要帶我去哪里玩,但無法預知明年的生活情況,就無法對遠期做出契約;第二,即使我們約定明年你必須帶我去巴厘島旅游,但我們無法細致到模擬旅行的每個細節,同樣是旅行,我要深度游、你只想窮游,我也沒辦法;第三,即使我們能想到旅行中的所有細節,但我沒有強制執行力,誰能監督你遵守契約呢?
“你的擔心很有道理,人類社會的契約大部分屬于這種‘不完全契約’。因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特認為,在契約中,可預見、可實施的權利對資源配置并不重要,關鍵的應是那些契約中未提及的資產用法的控制權力,即剩余控制權。誰掌握了婚姻的剩余控制權,誰就是一家之主。也就是說,在婚姻中,若出現婚前協議沒有規定的情況,擁有剩余控制權的一方將負責做出決策。”
“這是不是等于,另一方自愿放棄了選擇權,由掌控者決定夫妻二人的一切行動,比如今晚吃什么,明天去哪玩,買哪里的房子,買哪個廠子的車?”
“是這樣的,老婆。”
“滾蛋,還不是你老婆呢,別跟我套近乎。假設你享受剩余控制權,如果我愛吃魚,你愛吃豆腐,那么你是不是就永遠選擇晚餐吃豆腐,我吃不到魚怎么辦?”
“莫慌莫慌,你一慌,我就方。我一方,腦袋就發熱,熱脹冷縮,這屋子就裝不下我的頭了。經濟學家也知道這個道理。剩余權利對享有方來說是一種收益,對另一方卻是一種損失。因此,只有當掌權者的收益多于棄權者的損失,掌權者才配享有權力。比如,我選擇晚餐吃豆腐,為此我特別開心,開心到信用卡隨便刷,那么,我就十分樂意給你買個漂亮的包包;而你雖然沒有吃到魚,但獲得包包的開心遠遠超過吃魚的開心,所以我們都賺到啦!”
“呵呵,話說得輕巧,能不能做得到還不一定呢。你覺得我們倆誰適合當這個一家之主?”準劉太太頓時心生疑惑。在跟劉明白交往中,準劉太太經常如此“頓時”。或許,將來有了小孩,她會起名“劉疑惑”。
“哈特認為,在合同不完全的環境中物質資本所有權是權力的基礎,因此,誰提供的物質資本更多,誰就理應享有剩余控制權。”
“經濟學家是不是還說了,你賺錢多,你就應該是一家之主?”顯然,準劉太太并不是真的在問劉明白,而是在諷刺。若是男人聽不懂女人是在提問還是諷刺,這個男人的耳朵也就白長了,這個男人的腦袋還比不上一個足球。至少足球知道,中國隊想往哪里踢,就偏不去哪里。
一個聽不懂女人話的男人,沒有女人會要他,但一個不聽話的足球,中國隊的球門永遠向它敞開。
“不會,保證不會,就算經濟學家這么說,我也不敢這么想啊!”
“別怕呀,你怎么不相信經濟學家了呢。我告訴你,經濟學家還說了,為什么在婚姻里,女人常被男人控制。”
劉明白一下子方了,他沒有想到,準劉太太竟然也是有備而來。早知如此,他何必搬出經濟學家給自己助陣。但世上沒有后悔藥,若有,也需要付出一生的代價購買。準劉太太接著說:
“婚姻里,女人多是提供人力資本,男人多是提供物質資本,而一旦離開婚姻,人力資本的價值受到破壞,所以女人受到潛在風險的‘威脅’,男人卻沒有損失,還可以把物質資本投入到下一段婚姻中。這就是一家之主的‘權威’來源。”
豆大的汗珠從劉明白的禿頭上滾下,晶瑩的汗珠里,反射出準劉太太審訊犯人一般的目光。
“所以呢,針對這種不公平,也有人提出了另一個理論——關鍵資源理論。對關鍵資源的控制才是權力的來源,擁有這種權力的一方可以賦予另一方‘進入權’。比如,如果女人管理現金、掌柜投資理財、維護親友關系,撫養教育孩子,那么就是女人掌握關鍵資源,男人要想接觸金錢、孩子,都要經過女人同意。這樣,女人就是‘一家之主’。”
準劉太太完成了反擊。就這樣,按照也不知是哪位經濟學家提出的關鍵資源理論,劉明白和準劉太太喜結連理,從此幸(an)福(wu)快(tian)樂(ri)地生活在一起。
世界上最牛逼的家庭資產配置,必須收藏!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擁有這四個賬戶,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關注理財札記,告訴你怎么做出世界上最牛逼的家庭資產配置。
理財札記
licaizhaji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申請貸款】60秒申請,一天批貸。【查詢利率】利率越低,負債越少。【房貸計算】精打細算,省錢不難。
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