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壽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前海人壽的流動性風險主要取決于其整改情況和時間,如果長時間受此影響,面對退保和續保的兩難問題,以及資本市場的瞬息萬變,流動性風險情況則需要重新估算。”
這回故事的主角依然是前海人壽。
12月5日,這廂“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講話之后,寶能系掌舵人姚振華緊急赴京”的傳聞正在發酵,那廂保監會則已果斷出手,針對前海人壽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整改不到位的情況,采取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并且責令其在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
保監會官網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前海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178.14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721.42億元。根據保監會統計口徑劃分,后者正是以萬能險、投連險等業務形態計入的保費收入。
顯然,這對于前海人壽而言,恐怕是不小的影響。不過,截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截稿時,尚未收到前海人壽的官方回復。
此外,由于萬能險業務在前海人壽占有重要地位,引發了市場對其現金流的擔憂。雖然短期來看,的確并無大礙,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依然不可忽視的風險,需要其及時調整業務結構、完成整改工作。
產品結構應更均衡
對于處罰的原因,保監會講得清楚明白。今年以來,為規范萬能險業務發展,落實“保險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監會密集出臺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多項新規,對萬能險業務的規模、經營管理等進行了限制和規范。
在這些新規的要求下,保監會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超標的兩家保險公司下發了監管函,采取了停止銀保渠道躉交業務的監管措施;累計對27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大、占比高的保險公司下發了風險提示函,要求其嚴格控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針對互聯網保險領域萬能險產品存在銷售誤導、結算利率惡性競爭等問題,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
其中,對于備受爭議的萬能險業務,5月-8月,保監會組織了7個保監局對萬能險業務量較大,特別是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高的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9家公司開展了萬能險業務專項檢查,并對發現問題的保險公司下發了監管函。
12月5日,一位監管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日前,前海人壽上報了整改情況報告,但未對檢查發現的萬能險業務管理問題整改到位。據此,保監會果斷采取停止其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同時,也將根據其他保險公司的整改情況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事實上,自“寶萬之爭”以來,前海人壽和萬能險便始終處于風口浪尖。12月5日,一位大型壽險公司精算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錯不在萬能險業務本身,而在量和度的問題。一些壽險公司的萬能險業務期限短、收益高、保障低,并且一味依靠其積聚規模,不得不通過權益類投資等獲得超額利潤,但是這在利率持續下行、資產配置難度增加的環境下,加劇了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必須未雨綢繆。”
12月5日,這位精算師進一步建議:“萬能險在美國市場是一種主流保險產品,包括前海人壽在內的一些保險公司應該更加注重在追求產品結構均衡發展的基礎上,把握萬能險業務特點和負債屬性,著重發展期交、終身型萬能險業務,或者以附加險形式發展此類業務,為客戶提供死亡、重疾、意外等一攬子風險保障服務,以及長期穩健的資產保值增值功能。”
的確,保監會在監管函中也不忘敲打前海人壽。保監會表示:前海人壽應該合理制定業務規劃,加快業務結構調整,降低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堅持“保險姓保”,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與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
流動性風險重新估算
前海人壽在被暫停萬能險新業務后,市場最為關心的無疑是“資金面承壓問題”。
的確,作為寶能系在資本市場的先頭部隊,萬能險業務為其在資本市場提供了重要彈藥。截至發稿前的公開數據,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前海人壽持有萬科A、南玻A、格力電器、中科創達、陽泉煤業、通宇通訊、濰柴重機、銅陵有色、中火高新、南寧百貨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股票。
不過,從其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似乎暫時無恙。三季度末,在其主要經營指標中,保險業務收入154.27億元,凈利潤65.48億元,凈資產244.98億元,較二季度末均有一定上升。
與此同時,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76.72%,較二季度末的77.41%略有下降;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43.93%,較二季度末的143.68%略有上升;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B。
12月5日,前海人壽表示:使用現金流壓力測試的方法對未來三年的現金流進行了評估,綜合現金流壓力測試結果和流動性指標來看,未來各期現金流均為凈流入,資產流入有較強的持續性,并且會根據預期可能出現的集中退保及賠付情況,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措施,整體未來三年的流動性風險較小。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12月5日,一位壽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這主要取決于其整改情況和時間,如果長時間受此影響,面對退保和續保的兩難問題,以及資本市場的瞬息萬變,流動性風險情況則需要重新估算。”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公司即將迎來每年“開門紅”沖業績的關鍵時刻。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前海人壽被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并且在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其全年保費收入勢必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其現金流。
不過,12月5日,某中小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已有多項新規對萬能險業務的規模、經營管理等進行了限制和規范,包括前海人壽在內的保險公司應該已經在逐步調整、適應,加上以往的業務并未終止,如果再及時、順利完成整改,應該整體影響有限。”
此外,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前海人壽及其背后的寶能系,已經不像當時爭奪萬科控股權時般急需通過萬能險來快速籌集資金,而且寶能系已然實控南玻A ,短期內不會再需要其他殼,而投資格力電器則不過是投機行為,而且不排除前海人壽及寶能系已經通過各種途徑高位套現,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