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出現高利貸陷阱“高額罰息”“裸條催收”“跳樓自殺”等極端事件,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北京市海淀區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海淀消協”)充分調動志愿服務合作高校,積極落實開展此項工作。
首先進行前期宣傳。海淀消協組織召開大學生志愿者負責人會,北大、人大等7所志愿服務合作高校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此外,海淀消協還通過大學生志愿者群、高校學生會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對活動進行廣泛宣傳。
在中期階段,海淀消協指導志愿服務合作高校及時有效開展活動,如在公告欄、教學樓等醒目位置張貼帶有活動二維碼的宣傳海報,方便大學生及時了解活動;在教學樓、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區域發放活動傳單;在法律援助室、活動展臺等地點傳閱指導手冊,并安排專人現場解答大學生參與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在海淀區志愿高校開展大學生金融消費知識有獎競賽活動,不僅向大學生普及了金融知識,幫助他們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還提升大學生金融素養和誠實守信意識,同時讓大學生充分發揮消費維權志愿者的作用,積極協助工商、消協等部門開展對金融消費的監督,促進金融消費服務的提升與改進。
(原標題:海淀區消費者協會開展大學生金融消費知識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