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近。
12月5日深港通將正式啟動,在開通前夜,內地和香港的證券監管高層密集發聲,正在為這一里程碑事件預熱。
12月2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活動時指出,滬港通、深港通都是中國在扮演引領經濟全球化角色時在資本市場端的布局。
無獨有偶,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在12月1日撰寫了專欄,點評深港通為2.0版本,并做出預期:“開通初期北上資金會大于南下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兩地高層都指向了新的互聯互通模式,比如跨時區的滬倫通模式,跨越資產品種的聯通模式等。
高層期待改變生態
在提及國內資本市場國際化之前,方星海首先談了深港通對于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
他指出,深港通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吸引外資,而在于吸引更多的外資機構投資者進入。
對于方星海所說的內容,李小加也在12月1日撰寫的文章中進行了相似且有趣的描述。
他寫道,過去是內地的“貨”在香港,世界的錢來香港買內地的“貨”。互聯互通時代將會帶來巨大的變化:今后世界的錢到了香港,經過香港這一跳板買內地的“貨”,然后內地老百姓的錢到香港買世界的“貨”。
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高利在12月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道:“通過深港通引進一些境外的機構投資者,會促進市場的發展和成熟,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正好利用起香港市場的投資者結構。”
除了投資者類型,高層也希望互聯互通改善中國資本市場的質量。
方星海認為,深港通有助于提升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上市公司治理的水平,進而有助于中國資本市場質量的提升。
“香港市場交易制度相對比較成熟,可能會對我們目前不完整的市場制度起到一定的借鑒的作用,包括信息披露,臨時停牌制度,停牌的期限,重大事件的呈現,相應的訴訟支持,法律救濟這些國內市場有待提高的方面,都會有所促進。”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指出。
互聯互通多路升級
滬港通以及深港通,包括正在積極推動的滬倫通都是中國扮演引領經濟全球化角色下在資本市場的布局。
方星海今日也指出:“具體到資本市場來說,在新的形勢下,證監會將以深港通為基礎繼續推進與更多亞洲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并著力推進與歐洲各個市場之間的共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透露:“目前滬倫通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將繼續推進。與法國和德國的資本市場之間也有很多議題可以推進。中歐在新的變局下推進經濟金融合作有非常廣泛的基礎。”
而在高利看來,這是對于定價權的關鍵一步。
“滬港通、深港通就是頂層設計在資本市場的設計,整個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的發展,我們的經濟地位有了,經濟總量也有了,但是我們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卻很少。其實,股票市場最好的體現,一個是資源配置,另一個就是資產定價,從某種意義上說,封閉的市場是沒有辦法在全球定價的,只有一個開放的市場才可以引領全球的資產價值。”高利指出。
互聯互通的升級并不僅僅表現在覆蓋區域的數量,同樣也將體現在涉及資產類別的層面。
李小加在深港通開通前夕也描繪了下一步的藍圖:“在互聯互通2.0時代,我們的‘股票通’戰略在二級市場層面已基本完成布局。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優化‘股票通’,并按照既定規劃將這一模式延伸到更多資產類別,例如ETF、新股、商品、債券等等。”
不過,互聯互通升級的道路上仍有制約。
“目前人民幣的變化可能會制約互聯互通的發展,外幣對國內開放的程度不夠,而且為了穩定人民幣的匯率,我們實際上在做一些收緊的措施,這是制約未來跟國際市場開通的因素,當然,開放要和外匯管制協調發展,管制放開才能真正使各個市場打通。”高利指出。
(原標題:深港通前夕: 方星海確認推進滬倫通 李小加期待互聯互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