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龍永圖2日晚間在三亞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上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大方向。中國企業走出去實際上是推動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手段。
龍永圖說,過去30多年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吸引外資,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經濟全球化碰到一些波折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怎么樣堅定地走出去、怎么樣堅定地參與全球化的進程顯得更加重要。
龍永圖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是實現中國跟全球建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是實現“我中有你”,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實現“你中有我”。希望通過中國企業走出去,能夠為中國跟全球建立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與會的原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常態要求中國企業利用全球化,在世界范圍進行資產的全球配置,開拓全球市場。他表示,中國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對外投資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框架。在全球化新的形勢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即要走市場化的道路,也要兼顧全球發展問題。同時,要考慮新的投資模式,加強風險意識。
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表示,國際化資產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上百年的積累,國際資產相當雄厚,而中國剛剛開始起步,現在提出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中國發展的必然,也是與世界經濟融合的大勢所趨。
劉燕華認為,在全球化快速推進,科技各產業革命不斷進步的當代,企業走出去必須要有綜合的“組合套路”,包括資金、技術等硬實力和文化、民心等軟實力。我們需要反思如何才能使企業走出去與當地融合共贏,最后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