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稱,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也超過預期值0.7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站上榮枯線,創逾兩年來新高。
大中型企業好過小企業
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為53.4%和50.1%,分別比上月上升0.9和0.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7.4%,低于上月0.9個百分點,降幅有所加大。
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于臨界點。生產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上升;新訂單指數為53.2%,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
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稱,11月制造業PMI主要呈現出四方面特點。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企業采購意愿增強;二是消費品制造業擴張繼續加快;三是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四是進出口有所改善。
與此同時,企業生產經營中仍存在一些困難。一是反映原材料價格和運輸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超過三成,為近三年的高位;二是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進口原材料成本有所增加;三是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仍明顯不如大中型企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經濟增長由落轉穩的信號已經比較明確,經濟增度和水平較為平穩。此外,經濟增長質量比較好。從宏觀層面來說,經濟增長質量要看就業。從業人員指數連續幾個月回升。經濟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從全年情況來看,裝備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錯,和民生有關的消費品行業也不錯,反而像高能耗和產能過剩的一些行業,比如原材料工業的產能趨緩。
非制造業PMI繼續走高
同時公布的數據還顯示,11月非制造業PMI為54.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上升,為2014年7月以來新高。其中,服務業景氣度穩中有升,持續向好。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為年內高點。批發零售、郵政快遞、裝卸搬運及倉儲等行業經營活躍,業務總量增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