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交易所11月25日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明確從發布到正式實施前,預留了5個月的過渡期。新規正式落地,意味著新規對分級市場的影響將正式展開。
業內人士分析,首先,過渡期及正式實施后,分級基金面臨的流動性萎縮或是普遍性的;其次,指引實施后,可能給分級基金帶來截然不同的窗口期影響。
從上周分級基金市場表現來看,前期發力的板塊遭遇回調,行情分化的趨勢并未收斂,保險、互聯網金融主題板塊,以及港股表現最佳。截至上周五(11月25日),全市場股票型分級母基金整體上漲1.66%,平均折溢價為-0.46%。而分級B份額繼續發力,地產、銀行分級的整體價格杠桿水平較高,具備較好市場彈性。需注意,上周板塊表現有所切換,金融系、地產系發力,相關分級漲幅靠前,目前地產與銀行分級整體杠桿率偏高,分別為2.79和2.56倍。
分級A來看,年底將迎來密集的定期折算期,分級A價格或有較大波動,值得注意。初步統計,約60只分級A將在11月30日至12月15日之間發生定期折算,屆時相關分級A價格或有較大波動。而目前固收產品依然面臨較多的利空因素,分級A雖經歷調整但仍處于隱含收益率歷史較低水平,價格或仍有向下調整壓力。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李穎表示,分級業務指引公布后,分級基金面臨顯著影響。首先,是流動性問題。“過渡期及正式實施后,分級基金面臨的流動性萎縮將是普遍性的。”李穎說,新規后產品分化現象會更加顯著,但鑒于分級基金的周期工具屬性和稀缺性,采取轉型的分級基金或只會是少數。必然會有部分分級基金面臨運作艱難,而更多產品機制完備、投資領域受關注、交易較活躍、投資效率較高的分級基金產品成為市場主要交易品種。許多重復主題、指數跟蹤效果差、當下投資機會不顯著、流動性不佳的分級基金,其交易活躍性將進一步降低,規模萎縮程度會進一步加大,相關分級基金參與者面臨更大流動性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引實施前后,市場行情的不同也會給分級基金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如行情向好、市場熱情高漲,可能出現分級B的杠桿稀缺性體現,引發達不到標準的散戶投資者在政策前搶先買入看好的分級B。相應分級B的折價得到加速修復,分級基金整體溢價的套利機會或會增加。如果在政策臨近執行的時點,市場環境仍然震蕩甚至下跌,市場風險偏好持續處于低位,分級B或將出現折價擴大的局面。”研究員雷昕說。
業內普遍認為,指引的頒布并不能算是利空,9月的征求意見稿已經起到了預防的效果,分級市場恐慌大概率不會出現。實際上,現階段市場的杠桿需求正處于穩步提升狀態,兩融數據的穩步提高以及分級B價值的修復趨勢,暗示了杠桿價值的回歸,投資者整體情緒依舊向好。
(原標題:分級基金新規影響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