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駕馬車,消費金融為促進消費提供了動力。
華興資本預測,到2020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達到40萬億元,銀行之外的第三方消費金融公司將占10%的市場份額,約4萬億。
“資金、風控、場景是長期持續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三大核心要素。”消費金融業資深人士介紹,資金決定業務規模,相較銀行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市場主體不能吸收存款,容易遇到資金瓶頸,構建多元融資渠道成為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超高資產分散度
為改善優化消費金融發展環境,今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發展個人汽車、消費、信用卡等零售類貸款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信貸存量,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提升消費信貸供給能力,拓寬消費金融機構多元化融資渠道。
在此背景下,近期,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捷信”)嘗鮮資產證券化(ABS)產品,捷信首次作為發起機構及貸款服務機構開展的ABS產品——“捷贏2016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成功發行。
該期ABS規模超過13億元,面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合格機構發行。大公國際及中債資信對該期資產支持證券優先A檔和優先B檔評級分別為AAA和AA+,金額分別為9.60億元和1.70億元。發行額的13.55%為次級,由捷信持有。
資料顯示,該期ABS包含的貸款筆數為41.42萬筆,單筆貸款平均本金余額為0.32萬元,單筆貸款最大未償本金余額為5萬元,未償本金余額在5000元及以下的貸款筆數占資產池總筆數的90.56%,這是目前市場上入池資產分散度最高的ABS產品之一。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貸款金額的高分散度可以顯著降低由于單筆貸款違約帶來的損失風險。此外,借款人所屬地區涉及24個省市,最大地區貸款余額占比為9.97%,區域分散度也很高。
基礎資產來自于捷信金融為用戶提供的商品貸和消費現金貸,全部為信用貸款。但在捷信的風控技術下,資產質量在消費金融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加上分級結構設計下次級比例較厚,在當今國內“資產荒”背景下,該期產品受到銀行間市場投資者的青睞。
在路演及簿記建檔階段,投資者反響熱烈,最終以優先A檔超額認購2.4倍,優先B檔超額認購2.6倍圓滿完成發行。
構建多元融資渠道
據了解,該期ABS融資利率低于傳統融資方式,將顯著降低捷信的融資成本。
這一融資渠道的打開對于業務處于快速上升期的捷信相當解渴。作為銀監會批設的首批4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資公司,捷信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已覆蓋29個省份和直轄市,超過280個城市,擁有超過5萬名員工。通過逾11.5萬個貸款服務網點,累計服務客戶超過1700萬人次。這一服務范圍仍在迅速擴大中,資金的支持至關重要。
更重要的是,“捷贏一期”為捷信繼續發行ABS打下基礎。筆者了解到,銀行間ABS融資成本相對更低,但發行門檻較高,在資產質量以及發行人資質上都有嚴格的要求。首期發行產品需要做的準備工作較多。
捷信方面表示,接下來會更加重視ABS這一渠道在優化公司資金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的作用。正在向央行申請注冊額度,接下來,捷信金融發行ABS的頻率將加快,為捷信持續不斷補充低成本的資金。
“我們致力于提供更低廉的消費信貸產品和更好的客戶體驗,讓更多的客戶享受無法從傳統銀行獲得的普惠金融服務。”捷信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Ondrej Frydrych)表示。
融資成本的降低將傳導給終端消費者使其受益,一是降低消費者的產品利率,同時捷信有更多能力和空間開展讓利活動。
捷信在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率先推出零利息消費金融產品。比如 “0-0-6” 貸款產品,首付最低0元起、0費率、分6期還款,最高貸款金額為1000元。這也是該公司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徑之一。
捷信已基本構建起多元化融資渠道,包括股東存款、信托融資、銀行貸款、資產證券化等途徑。
翁德雷表示,捷信的股東致力于開拓中國市場,在未來幾年還將持續追加投資。同時捷信會擴充融資類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融資,獲得更高的授信額度。
(原標題:捷信消費金融嘗鮮ABS 優化資金結構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