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保險業發展趨勢報告2017(上):2016年保險業發展“八大關鍵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2016-11-29 08:01:34

  盈利指標方面,2016 年 1-9 月,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三者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 60%、 41.3%、44.6%,但降幅較上半年有所收窄,這背后是保險業受復雜利率環境和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投資收益大幅下滑的現實境遇。

  從宏觀來看,“十二五”時期,全國保費收入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實現翻番,利潤增加2.4倍,累計為經濟社會提供風險保障4753萬億元,年均增長38%。

  縱觀近年來保險業總資產增長速度,除2013年總資產增速為12.7%外,近六年以來保險業總資產增速均穩定在20%左右。伴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逐漸放開、保險業務整體穩健發展、監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經濟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顯。

  2015年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突破10萬億大關。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此前曾公開表示:2020年全國保費收入將達到5.1萬億元。2014年到2020年,七年間保險資金可運用規模預計將超過20萬億元,保險資金可運用規模的不斷快速增長,將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一:三大核心指標向好

  從微觀來看,評價保險業會否迎來潛在危機,主要觀察行業的整體凈現金流、償付能力、盈利能力三個核心指標。

  首先,現金流指標上,現階段保險業現金流充足,2016年1-9月,保費收入達到2.52萬億元,同比增長32.2%,年末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總資產已經達到14.63萬億元。

  其次,償付能力指標上,截至2016年6月末,保險業的償付能力溢額為19054億元,較年初增加649億元。

  “償二代”下壽險公司的平均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0%,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7%,均遠高于監管要求的100%和150%的“達標”標準。

  最后,盈利指標方面,2016年1-9月,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三者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0%、41.3%、44.6%,但降幅較上半年有所收窄,這背后是保險業受復雜利率環境和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投資收益大幅下滑的現實境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盈利水平主要表現在當期利潤和公司未來利潤貼現(內含價值)兩個方面。

  盈利水平的短期指標“當期利潤”的波動主要受現行會計準則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因傳統壽險的準備金提取金額與750天國債收益率曲線掛鉤,而過去750天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整體水平在下降、導致準備金增加、當期利潤下降。

  據安信證券測算,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平安(減少172億元)和中國人壽(減少185億元)的凈利潤均受到補提準備金的影響,預計750日10年期中債國債收益率在2016年將下降25個BP,預計險企將通過上調合理溢價部分的假設來減少折現率下降的幅度,進而緩解利潤壓力。

  保險業存量業務中,包含相當部分的分紅、萬能、投連等業務的準備金評估不會受到該收益率曲線下行的影響。只要長期投資收益率水平在穿越經濟周期的基礎上不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則保險業利潤下降的幅度并不會無休止地擴大。

  從本質上來說,保險公司未來利潤貼現(內含價值)是行業長期盈利水平的風向標。盡管近來保險業當期利潤有所下降,但2016年1—6月,行業主要上市保險公司的未來利潤貼現值依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行業長期盈利能力仍可保持穩健增長。

  二:“利差損”風險可控

  保監會于1999年6月,將壽險保單的預訂利率調整為不超過年復利2.5%,并對壽險產品的定價基礎進行了管理和制度規范,有力地控制和防范了利差損風險,1999年之前承保的少部分高利率保單比例逐步降低、其利差損已經得到消化,利差對壽險業務發展的影響總體可控。

  2013年起,保監會積極推動壽險行業費率市場化改革。當前壽險負債成本維持在適當水平。壽險行業主力產品仍然以分紅、傳統和萬能險為主。分紅險、萬能險的主力產品仍然以2.5%為主、超過3%定價利率的產品需要審批,實際投資收益超過定價利率的部分,保險公司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進行盈余分配和萬能險利益結算。

  萬能險的特點是客戶與保險公司分享超過保證利率部分的收益,當收益不支持時,則保險公司按照保證利率計算客戶利益。這種由客戶和保險公司共同承擔預定利率以上部分收益的產品形式,有利于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也實現了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雙贏。

  對于傳統險(非年金類),自2013年8月之后,預定利率放寬至3.5%,超過3.5%定價的產品需要審批,并有相應的投資支持,謹慎控制業務占比,避免新的利差損壓力。

  在資本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保險業務規??焖僭鲩L的情勢下,保險公司盡管面臨著一定的利差收窄、利潤下降的壓力,但是壽險公司通過前述多種舉措,相信將有效應對低利率環境給壽險行業經營管理所帶來的利差損壓力。

  三:“償二代”落地

  從2013年立項,到2014年全部標準建立,并且進行多輪壓力測試,到2015年進入試運行過渡期,再到2016年正式實施。短短三年,“償二代”已經順利完成當初的設想。

  日前,中國保監會發布2016年第二季度“償二代”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償付能力數據和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顯示,截至6月末,產險公司、壽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78%、250%、418%,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55%、227%、418%,均高于100%和50%的達標標準。

  這是償二代體系下的風險綜合評級(IRP)制度的首次運行,標志著償二代三個支柱所有監管標準全面實施。

  目前,從“償二代”實施情況看,達到了制度設計初衷,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科學全面地反映了保險公司的風險。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能夠更加全面反映保險公司的產品、投資、再保險等風險,風險識別能力顯著增強。

  在“償二代”試運行初期,保險業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有13家,高于“償一代”下的2家?!皟敹毕虏贿_標公司普遍存在業務結構不合理、高風險資產占比較高等問題,表明“償二代”風險覆蓋全面,具備較強的風險識別和預警能力。

  與此同時,“償二代”的落地,促進了行業轉型升級?!皟敹币燥L險為導向,督促保險公司在業務發展的同時,統籌考慮風險和資本。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的產品結構、業務品質、資產質量不斷優化,資本內生能力顯著增強。

  2015年以來,保險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整體償付能力保持了充足穩定,不達標公司持續減少,已由“償二代”運行初期的13家減少到2季度末的3家。

  近兩年,保監會推進保險產品條款費率、資金運用的市場化改革,在“放開前端”的同時,“償二代”在“管住后端”方面發揮了實效,及時反映監測了有關風險變動,保險業并未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

  此外,“償二代”提升了我國保險業國際影響力,初步形成了與歐盟償付能力體系、美國風險資本制度(RBC)模式“三足鼎立”格局,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償付能力監管模式的典范。

  四:高現價產品

  今年以來,短期理財型保險產品具有收益穩定、透明度高、銷售誤導少等特點,迎合了消費者越發強烈的理財需求,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但是個別保險公司完全依仗這一業務,業務結構單一,保費集中度高,使得資產負債不匹配問題尤為突出,飽受爭議。

  對此,保監會不干預期限合理、兼具保障和理財功能的保險產品發展,使其既能為消費者提供風險保障服務,也能提供長期穩健的資產保值增值。

  但與此同時,保監會亦通過加強市場引導、明確市場預期,出臺調整、改善中短存續期、萬能險和人身保險產品結構的規定,確?!氨kU姓?!钡膬r值根基不動搖。

  以保監會印發的《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例。其中,對中短存續期業務占比提出比例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相關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得超過50%;自2020年1月1日起,比重不得超過40%;自2021年1月1日起,比重不得超過30%。

  既涉及萬能險產品,如下調萬能保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將評估利率上限下調0.5個百分點至3%,最低保證利率不得高于評估利率上限;也涉及投連險產品,如將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納入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規范范圍,要求保單貸款比例不得高于現金價值或賬戶價值的80%。

  這一系列規定,有望使得萬能險等人身保險產品定價利率和負債成本逐步回落,個別保險公司產品激進定價和高結算利率行為將受到顯著遏制,控制高現金價值保費規模的盲目擴張,業務結構將逐步優化,保險公司盈利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五:商車費改

  2015年6月起,商業車險費率改革試點工作已經在黑龍江等18個地區實施,2016年7月,保監會正式把商業車險改革試點推廣到全國范圍。

  對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費率框架設計,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第一,費率框架體系中擴納了類似NCD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的指標。NCD系數與出險次數、保費掛鉤,小額賠付案件因此而減少。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濟杠桿促進了駕車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降低了社會整體的風險成本。

  第二,車險定價因子的引進,使得費率的公平性朝前邁了一步。此前,商業車險價格主要由車輛價格決定。在綜合考慮不同車型的賠付率、出險頻率和零整比等風險要素,并且兼顧客戶的接受程度后,初步引入了車型因子系數,搭建了按照車型定價的框架體系,有望逐步解決車型的賠付差異問題。

  第三,在商業車險費率費改革后,保險公司在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方面擁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自主核保系數的設立初衷,是為了使保險公司把差異化定價的核保能力體現出來。

  從目前的情況看,在大量車險保單使用“雙85”系數的情況下,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費改地區的車險綜合賠付率分別為58.2%、59.9%和62.5%,而成熟國際市場的車險賠付率介于70%-75%;未來財產險公司有望再進一步放開自助渠道和自主核保系數,以實現更大程度地讓利于客戶。

  六:健康險爆發式增長

  中國保監會公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保險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25168億元,同比增長32%,增幅較去年同期上升逾12個百分點。

  其中,健康險原保險保費總量增長迅猛,前三季度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430億元,同比增長86.8%。按照前9個月的保費增長趨勢預測,今年健康險保費收入將為5000億元左右。

  從保監會發布的數據來看,非保障性業務在保險公司業務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健康險比例的提升則尤為凸出。

  2016年以來,健康險每個月的保費收入均徘徊在300億-450億元之間。從所占份額上看,健康險從1月份的原保費占比8%和規模保費占比不到6%,猛增至前三季度的原保費占比18%,規模保費占比12%。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在2006年-2015年的十年間,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118.4%。如果以新“國十條”所定位的保險密度發展目標來計算,我國健康險規模在2020年將會達到1.5萬億元。

  言及健康險,稅優總歸是繞不過去的話題。民眾購買稅優健康險,除了能夠享受個稅優惠,它的保障責任突破了基本醫保目錄限制,允許帶病投保、不允許拒保,且不設置等待期,大幅突破了保險業既往的業務模式與管理體系。

  2016年1月1日起,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在4個直轄市及20多個城市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目前,國內已有16家保險公司開展此項業務。

  但自今年3月全國首單個人稅優健康險保單簽出至今,全行業參與承保的公司16家公司合計承保17525件,保費收入僅為2180萬元,個人稅優健康險作為政策性保險業務,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七:互聯網保險崛起

  隨著互聯網浪潮在整個金融行業的蔓延,無論是銀行業、證券業,抑或保險業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互聯網對傳統金融業務的沖擊,構建新的互聯網金融業態既是迫在眉睫,亦正處風口之上。

  相較于銀行、證券,保險業的互聯網金融業務起步較晚,目前大多仍停留在借助互聯網渠道銷售保險產品、線上獲取客戶信息等基礎環節;但毫無疑問,互聯網保險的經營模式正在快速滲透、改變,乃至顛覆保險產業鏈中的多個環節。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國內獲準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011年的28家上升到2015年的110家,保費規模也從32億元高歌猛進至2234億元,五年間翻了將近70倍。

  其中,財產險公司互聯網業務保費收入768.4億元,比2011年增長 34.4倍,在財產險公司全部業務的占比從0.5%提升至9.1%;人身險公司互聯網業務保費收入1465.6億元,比2011年增長141倍,在人身險公司全部業務中的占比從0.1%提升至9.2%。

  與此同時,互聯網保費在總保費收入中的占比從2011年的0.12%上升到2015年的9.2%;互聯網保險保費增量占保險行業保費總增量的比率,亦從2012年的11.97%猛增至33.97%,無不昭示著互聯網保險業務增長對整個保險行業的業務發展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

  就現階段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來看,其行業集中度較高,2015年互聯網保費收入排名前十的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725.5億元,占當年全國互聯網保費總收入的77.25%。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互聯網改變了保險業的產品結構和銷售渠道,未來甚至會重構保險行業的新生態,但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背后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

  如,當前互聯網與保險業之間的跨界融合仍大多浮于表層,多數僅停留于改變其銷售渠道、服務體系等,尚未真正深入到商業模式層面。

  又如,互聯網保險的迅速壯大吸引各路資本競相進入,但行業規則尚不健全,容易滋生經營銷售不規范、風險交叉傳遞等各類隱患等。

  再如,基于金融科技應用及互聯網保險產品本身的創業團隊層出不窮,但資本對保險業務的熟悉程度及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處于較淺層面,掣肘了創業項目的成功孵化及迅速壯大。

  八:保險資金運用

  截至2015年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產12.3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66%;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1.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9.81%,占保險行業總資產的90.45%。

  2004-2014年,保險資金累計實現投資收益總額21425億元,平均投資收益率為5.32%,平均每年貢獻近2000億元的收益,對提升保險業利潤水平、改善償付能力、壯大資本實力、有效化解風險發揮了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2016年以來,保監會采取了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強化對重點公司和重點業務的監管力度、用好信息披露等事中事后監管工具、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監管、推進資產管理公司健全公司治理和責任追究機制等。

  隨著近年來保險資金投資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保險資管機構已具備由保險公司的附屬投資機構向獨立的資產管理機構轉變的動力和能力,隨著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發行的諸多限制進一步解除,國內保險資管業的第三方資產規模也將進一步增加。

  目前,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整體分為三類發展模式:

  第一類是專注于管理母公司資金的公司,業務模式及投資理念堅守傳統,負債驅動資產配置為主;

  第二類是第三方業務占比較大的公司,市場化程度較高,綜合投資能力正在接近或者達到充分競爭的大資產管理市場的標準;

  第三類是處于起步階段的公司,正按照市場化理念和模式塑造提升。

  (原標題:中國保險業發展趨勢報告2017(上): 2016年保險業發展“八大關鍵詞”)

  

標簽: 保險業 發展趨勢 關鍵詞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軟將ChatGPT集成進Bing,并在GPT-4的推動下擁有自己的生成搜索體驗,可謂搶盡“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圖讀懂 | 美股期權隱含波動率排行榜 (5.15)

隱含波動率(IV)是對一支股票年內價格變動的預估,反映投資者對未來價格波動程度的預期,是期權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財報前夕,騰訊股價一度漲超4%,這次業績將會有怎

在財報發布的前夕,騰訊結束了連續一個月的股價下行趨勢,在5月15日一度漲超4%,說明市場對本次騰訊...更多

2023-05-15 18:28:01

【環球新視野】北水搶籌科網股!加倉騰訊近12億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資金凈買入16 53億港元。$騰訊控股(00700 HK)$、$美團-W(03690 HK)$、$中國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創33年新高了 環球精選

堅實基本面推動日股上漲,同時外資流入和回購潮支撐日本股市情緒。“股神”又押對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財報前瞻 | 獲多名分析師看好,沃爾瑪Q1業績有

隨著最新一輪財報季繼續如火如荼地進行,本周零售行業成為了關注焦點。其中,$沃爾瑪(WMT US)$將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環球要聞:每日期權追蹤 | 罕見認錯!特斯拉召

編者按:《每日期權跟蹤》緊跟期權市場,關注博弈動向,為牛友提供多維度機會參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強勁拉升!三大指數齊漲超1

富途資訊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數午后強勢拉升,恒指一度收復2萬點關口。最終,恒指、國指漲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點云(02416.HK)今起招股,發售價每股10-12港元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換通”正式啟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舉行互換通上線儀式,香港政、經兩界大佬齊聚金融大會堂,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