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濟一直處于“筑底”階段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振興政策。然而,人才流失的困境令主管部門擔憂。
“東北人口流失沒有那么嚴重。但是要承認,10年流失的100多萬人中,很多都是高層、管理層的人才。”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
由于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趨顯現,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資源性城市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發展步伐相對仍較緩慢。
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為6.7%,黑龍江為5.7%,遼寧為負。
10年流失100多萬人口
“東北的人口問題沒有網上傳言的那么嚴重,網上傳聞每年流出100多萬。”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日前表示,“我們根據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基本上,十年流出的人口有100多萬。”
有統計顯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東北三省遼寧、吉林和黑龍江流出人口為400萬以上,用這一數據減去流入的人口,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出180萬。
而在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入36萬。
另有來自金融機構的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遼寧、黑龍江的常住人口分別是4382.4萬人和3812萬人,比上年分別下降了8.6萬人和21萬人。
雖然東北的人口問題并沒有傳聞中那樣嚴峻,但是發改委還是表示了擔心。
“應該承認在東北流失的100多萬人口中,高層的、管理層的或者生產線的骨干力量占了多數。”周建平補充,“我們還是很擔心。”
三十年前,東北地區是中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基地,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
由于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趨顯現,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資源性城市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發展步伐相對仍較緩慢。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為6.7%,黑龍江為5.7%,遼寧為負。
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工業企業已經處于生存線的邊緣。記者了解到,2015年度,東北某省實現效益增長的國有企業只有寥寥數家。
然而人才的流失讓企業雪上加霜。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不動搖、從嚴治黨管黨不懈怠、選人用人導向不偏離,探索用現代化企業制度和市場競爭選才任能,將優秀人才充實到國有企業中來,施展人才智慧,不斷推進國有企業各項事業奮勇向前。”
在一次核電企業的內部會議上,一位核電央企的高層向記者透露,“我們曾經委派遼寧某國企的兩名技術人員前往國外學習,學習內容是核電設備制造,但是這兩名技術人員在回國后,卻被外資企業挖走,離開了遼寧。”
由于東北匯集了大量的工業企業,外資從這些工業企業中挖走人才,已經不鮮見。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人才,在當地國有企業成為技術骨干后,外資企業給其開出國企十倍的年薪,以及海外學習機會。優厚的薪酬待遇是其離開國有企業的主要原因。
由于國有企業領導實行了年薪公示制度,記者看到黑龍江某國有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2015年的年薪為27萬元左右。
有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非私營單位金融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225482元,2015年,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為248320元,這與東北國企高管收入相差無幾。
人口低增長
在流出人口中,高端人才的流失,讓發改委非常擔憂。
相比而言,大專院校的人才流失并不占主要份額。之前曾經有報道稱,東北大量大專院校人才流出本省,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局面。
但是,這一報道遭到了發改委的否定。“我們也問了大專院校這幾年畢業生的情況,他們說東北考出去的學生,占大專院校的比重和留下來、流入的學生基本持平,都是一個層面,沒有相差太大。”周建平表示。
有的人到三亞、到北京只是一個候鳥式的,并不能算是長期的流失。
不像網上說的每年100萬人口流失,東北總共才一億人,怎么可能每年流失100萬?周建平補充道。
然而,東北人口低增長已經是事實。
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生育率為1.22,遼寧、吉林、黑龍江分別只有0.98、0.84、0.88.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生育率為1.18,遼寧、吉林、黑龍江分別只有0.74、0.76、0.75。發達國家需要生育率達到2.1,而中國目前則需要生育率接近2.3.
而人口更迭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東北一些人口政策正在放開。
黑龍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該地方性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明確了除少數民族和特殊家庭之外,邊境城市人口也可以生育三胎。
符合條件為男女雙方均是邊境居民的地區,其中包括黑龍江省的漠河、塔河、呼瑪、黑河市愛輝區、孫吳、遜克、嘉蔭、蘿北、綏濱、同江、撫遠、饒河、虎林、密山、雞東、穆棱、東寧、綏芬河共計18個邊境縣(市、區).
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東北老齡化嚴重。對于目前的人口老齡化和養老困境,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永波向記者解釋:“黑龍江歷史上是老工業基地,工人占的比率大,當年來開發北大荒,建設林區,因此黑龍江省是老齡化程度相對比較靠前的。”
(原標題:東北十年流失100多萬人口 高層次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