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6日于北京召開的“人口與發展高級資訊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就近年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下降的問題表示,總體來看,我國勞動力數量仍然充裕,一直到2030年,仍處于人口紅利期。
盡管近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在下降,王培安認為,經濟活動人口和就業人口數量仍然持續增長,勞動力供給并沒有減少,“總體來看,我國勞動力數量仍然充?!?。
他進一步解釋,2015年,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為10.03億,是歐美發達國家總和的兩倍。2030年、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還分別有9.58億、8.27億。隨著資本、技術對勞動的替代加速,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普通勞動力需求趨于下降。同時,新增勞動力素質快速提升,為培育新動能、打造新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王培安說,“從日本情況看,20年來勞動年齡人口雖然減少了12%,但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卻增加2%至3%。目前,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8,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一直到2030年,我國的總撫養比低于50%,仍處于人口紅利期?!?/p>
國際社會的經濟教訓表明,在人口紅利期的前半段,如果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會引發社會不穩定;在人口紅利后半段,如果不能充分發揮儲蓄的效果,則經濟會泡沫化。
王培安表示,在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處于人口發展深度轉型期,要重點研究如何化解人口總量與結構矛盾,如果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如何創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原標題:王培安:一直到2030年 中國仍處于人口紅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