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企業換匯需求旺盛市場難出清 人民幣已接近底部?
本報記者 陳植 實習生 何晶晶 上海報道
導讀
一家銀行外匯業務部主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體而言,貿易項的換匯業務都在正常運轉,但若企業打算提前換匯用于未來一段時間的貨款支付,部分銀行會要求他們等到需要換匯時再辦理業務,避免企業過多囤積美元,間接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現在換匯比較難。”一家主營進出口精密機械設備的外貿公司業務主管趙誠(化名)說。
11月21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8985。當天,趙誠所在企業召開了一次內部緊急會議,討論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如何降低換匯成本;二是萬一年底無法籌集數百萬美元支付貨款,如何說服境外賣家將進口儀器設備先交割入境。
趙誠告訴記者,最近他幾乎每天都在跑銀行,但多家銀行都表示換匯額度很緊張,讓他等到12月初再申請換匯。
“目前,我們也在考慮采取一些緊急措施籌集美元資金。比如要求其他境外買家先支付一筆美元訂金,或將部分貿易資金留在香港換匯。”他表示。
多位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認為,外貿企業的換匯需求旺盛,是由于外匯市場難以出清問題所致,正因市場對人民幣存在較高預期,導致外匯市場持續存在較高的換匯需求,一旦換匯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就導致每天外匯市場存在較高的購匯需求買盤,從而加劇人民幣持續貶值壓力。
“問題是,人民幣還要下跌多少,才能達到市場認可的均衡價格,令企業無需急于換匯規避匯兌風險,有效解決外匯市場出清問題。”某國有大行經濟學家指出。
在上述多位外匯交易員看來,人民幣匯率底部區間正悄然來臨,一個重要跡象是,美元投機多頭頭寸開始削減,這意味著金融機構認為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可能已令美元利好出盡,開始對美元頭寸獲利了結,因此對人民幣企穩反彈提供支撐。
“近期人民幣貶值主要受美元走強的壓力,兌一籃子貨幣反而呈現小幅上漲趨勢。”一位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指出。截至11月18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54,較前一周漲0.21,表明相比其它非美貨幣,人民幣跌幅并不算大。
企業換匯需求旺盛
趙誠說,9月份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守在6.7下方,當時判斷6.7是人民幣匯率波動底部,靜待人民幣企穩反彈時再換匯,反而錯失了低成本換匯機會。
10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7一路跌向6.9,企業不但換匯成本驟增,且換匯難度也日益增加。
“部分國有大行建議我去城商行碰碰運氣,因為城商行的外匯額度可能相對寬裕。”趙誠說,找過幾家股份行與城商行后,均被告知銀行都在從嚴落實資本跨境管理規定,一是對企業真實貿易投資背景審核更加嚴格,避免企業通過貿易路徑換取大量外匯提前償還美元外債;二是嚴格執行結售匯逆差額度需逐月減少、單月結匯額需高于售匯額等資本管制措施。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10月份外匯管理數據顯示,當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大幅縮減至146億美元,較9月下降48.7%。同期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也縮減至102億美元,較9月份減少167億美元。
一家銀行外匯業務部主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體而言,貿易項的換匯業務都在正常運轉,但若企業打算提前換匯用于未來一段時間的貨款支付,部分銀行會要求他們等到需要換匯時再辦理業務,避免企業過多囤積美元,間接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我們也向境外賣家提出用人民幣支付貨款,對方表示鑒于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要求我們多支付8%貨款作為匯兌損失補貼。”趙誠表示,他們公司回絕了這個建議。“這筆外貿生意毛利只有6%,一旦支付補貼資金等于自己倒貼了2%的本金。”
在多種應對措施都不見效的情況下,張誠所在企業只好想辦法將部分外貿結算人民幣資金留在香港殼公司賬戶,利用香港貨幣自由兌換的特點將人民幣換成美元用于年底付款。
“我們內部算過一筆賬,這種做法會額外造成2%-3%的匯兌損失,一是離岸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價格更低,二是香港合作銀行給出的手續費較高。”他表示。
資本流出博弈加劇
多位外匯交易員認為,人民幣已接近底部區間。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當周,美元期貨投機者凈多倉從前一周的223.6億降至208.7億美元。
“這表明一些投資機構認為美元利好出盡,開始拋售美元獲利了結。”巴克萊全球外匯和利率策略師杰米(Andres Jaime)指出。有的國際投資機構認為,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美國經濟增長不牢固,導致美聯儲明年加息空間不大,美元逐漸失去持續加息的利好效應。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民幣流出壓力將有所緩解。
一位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分析說,近期新的資本流出壓力可能會出現,這來自于參與中美資產利差套利的投資機構。
最新數據顯示,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提高,過去4個月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距下跌約90個基點,11月21日兩者利差一度縮窄至56個基點,達到過去五年以來的最低點,導致越來越多套利機構不愿再持有人民幣資產。加之人民幣近期存在較高貶值壓力,套利機構擔心中美國債利差已出現倒掛——即美元國債綜合收益(利差+匯差)高于人民幣同期國債,于是開始撤離人民幣資產。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鑒于美元12月可能加息,中美國債利差勢必進一步收窄,可能對套利機構投資策略產生不小影響。
記者從多位銀行外匯業務部人士處了解到,銀行內部對此專門加強了資金跨境流動管理,要求對企業真實貿易投資背景從嚴審核,避免企業通過貿易路徑將資金轉移出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常人民幣匯率強弱,由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主導,目前貿易項不存在很大問題,仍存順差,資本項資本外流將成為人民幣持續下跌的壓力點。這背后,是投資機構對國內經濟下行的預期,以及資產全球配置意愿的提升。
他認為,今年底到明年,美元仍會保持強勢,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壓力依然存在,但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連續貶值,可能出現階段性反彈。
(編輯:馬春園)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