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在上海舉行的“2016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浙商總會秘書長鄭宇民在致辭中稱,全球化的新格局下,浙商需要按照“國際化大視野、復合型、可持續、全要素”的要求,增強開放共享,熔煉浙商新精神。
歷史上,浙商以“舍得”、“和氣”、“共贏”、“低調”、“敢闖”的特點,闖蕩天下。改革開放以來,浙商又以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山萬水、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聞名于世;邁入新時期,浙商的國際化夢想不斷激發。敢闖敢冒敢為天下先的身影,在今年的G20、B20杭州峰會、博鰲亞洲論壇上,不斷涌現。
那么,全球化新格局下,要如何熔煉浙商的新精神,拓展國際新的格局?
鄭宇民的觀點很明確:與時俱進。
“上次我們去云南,街市上一家小商店的門半開半合,小老板拿著一個計算器,一本《三國演義》正在翻閱,卷簾門上寫著幾個字,‘關門還債,馬云所害,每件(服裝)七塊,滿眼是淚’。我跟他講,你知道馬謖是怎么失敗的嗎?因為堅持老傳統,拒絕水源,固守南山。你不是被馬云所害,是被馬謖所害,是被落后所害?!编嵱蠲衲米约旱囊娐勁e例,說光靠臥薪嘗膽,已經解決不了問題。
在鄭宇民眼中,中國最早反思臥薪嘗膽的,是唐代詩人李白,他到古越遺址,看著廢墟,寫了一首詩,“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曾經一度繁華的古越王朝,因為沒有與時俱進,現在成了一片廢墟?!编嵱蠲裾f。過去,浙商靠一個字,“忍”,兩個字,“勤奮”,三個字,立潮頭,四個字,臥薪嘗膽,五個字,不輕言放棄,六個字,永遠走在路上……十六個字,“千家萬戶、千軍萬馬、千言萬語、千山萬水”,成為了弄潮兒。但全球化的新格局下,浙商想要繼續“勇立潮頭”,就必須與時俱進,按照“國際化大視野、復合型、可持續、全要素”的要求,增強開放共享,熔煉浙商新精神。
什么叫“新”?鄭宇民解釋,與己不同,與眾不同,與以往不同,叫作“新”。
針對浙商總會會長馬云最近提出來的經濟發展維度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等五個“新”概念,鄭宇民認為,浙商的新精神,也可以從新觀念、新思維、新思想、新精神方面進行闡述。
“全球化的新格局下,國際交往越來越充分,財富集聚越來越短暫,機器換人越來越普遍,標準認證越來越透明,供需狀態越來越相似,浙商必須要實現愛國主義精神、理想主義精神、創業創新精神、匠心精神、協同互聯的精神轉換。”鄭宇民說。
“富,要變成貴;野,要變成雅;躁,要變成靜;巧,要變成信?!编嵱蠲癖硎荆袷且环N力量,精神是借用異體成分的力量,是消化異體因素的力量,也是平復異地領域的力量。因為借用了異體的成分,長征成功了,因為消化了異體的因素,改革開放成功了,因為平復了異體領域,互聯網經濟成功了。而現在,浙商所需要研究的,則是浙商精神的內核、浙商精神的與時俱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