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一家之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漲,暴漲,瘋狂地漲,持續地漲,最近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興起的黑色風暴,已經變成了一場集體狂歡。
絕代雙焦領漲黑色系
我們過去知道有“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的說法,指的都是大蒜大豆和生姜,因為它們具備一定的收儲價值,所以經常被資本玩家顛來倒去地玩。那么“絕代雙焦”指的是什么呢?焦煤和焦炭!這一波它們的上漲幅度是相當地驚人,因為從年初到現在,這兩個品種一個漲了195%,一個漲了222%,它們聯袂上漲也帶了動力煤,動力煤的價格較年初也漲了120%。我們知道,年初有一波黑色系的暴漲,領漲主力是螺紋鋼,我在節目里面跟大家說過,《一根螺紋鋼刺破了誰的底褲》,在這一波的上漲過程中間,螺紋鋼是比年初漲了60%,現在價格在2800以上,也就是說都是創了2014年以來的新高。
不僅期貨現貨價格也在漲
我們知道,期貨價格對現貨是有引領作用的,所以期貨價格的漲一定會帶動市場上的現貨價格漲,而實際上現實中的煤價也確實在漲。11月2號最新的一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報收是607元/噸,較上一期繼續往上漲了14塊錢/噸,又是刷新了年內的記錄,而且是連續18期的上漲,其中24個港口的規格品種全部保持上漲。9月份到現在,發改委因為煤價大漲不停地的開會,而且連續發話,還是希望控制煤價過快上漲,因為煤價經過一年,把四年以來跌下去的都漲回來了。
為什么發改委一定要控制住煤價的上漲呢?因為煤價漲,意味著對發電企業壓力就特別的大,而且我們知道北方進入了一個取暖季,煤價的上漲毫無疑問對這些企業的成本上調也是很有影響的。中國的央企還是比較聽發改委的話的,在發改委的號召之下一些主要的央企已經主動下調了煤價,便于跟電廠達成長期的一個協議價,一般都普遍下調了10塊錢一噸。
“絕代雙焦”仍有上漲動力
從政策層面上來講,發改委是希望調控這個價格,而企業也是在降價,而且很多企業庫存實際上在上升的,這么多的措施為什么依然擋不住期貨市場上面以煤炭為主的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貨的瘋狂呢?這個恐怕還是有其他原因的。
第一個就是我們說的供給側改革還是發揮了作用的,煤炭去產能有了一定的顯性的效果。2016年煤炭平均產量只相當于過去的60%左右,南方有些電廠已經遭遇了煤荒,煤電供應開始出來矛盾,連號稱“西南煤海”的貴州的電廠都開始缺煤。
第二個因素當然是季節性因素,北方進入了取暖季,用煤高峰開始來了,當然這個霧霾天也是要了命了。由于霧霾嚴重,京津冀開始采取限時限產來對抗這些霧霾,為了減少排放,很多焦炭企業就出現了限產甚至停產,這樣一來供應也其實緊張了。
第三個因素當然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游資的推動。的確是流動性泛濫,而房地產現在是不受歡迎了,大家對股市又心有余悸,那么這些資金就進入了期貨市場,導致了瘋狂的炒作,應該講有關部門已經三令五申了,但是你仍然管不住這些資金。
價格飆升影響巨大
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漲成這樣會有什么影響?在我看來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去產能、 降成本可能收到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你想想隨著鋼材價格的回升,鋼鐵企業恢復生產產能的意愿開始強烈,這種情況下你讓它去產能,它怎么會心甘情愿呢?上游資源價格的上漲顯而易見會對中下游的產成品價格產生負面的影響,我們過去一直討論的所謂降成本自然會空轉了。
所以監管部門也是坐不住的,主要還是要控制風險。最近大商所已經忍無可忍,再一次調整了保證金,保證金已經到了11%,把漲跌停板給壓到了9%。鄭商所和上期所也是紛紛出臺類似政策來控制期貨的價格與風險。
這些措施管不管用?在水皮看來,管一點用,但是可能也不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因為根本的問題還是在于流動性,所以也難怪政治局開會再三提醒資產價格泡沫的問題,這一次又提升到了要控制金融風險的問題。我想以前大家可能更多的以為資產價格泡沫來自于房地產,在黑色系這么暴漲的背景下,大家知道應該還有大宗商品期貨價格這個泡沫。而這個泡沫對實際的生產和影響會更大,因為我們剛才說到了,期貨對現貨是會有傳導作用的。所以有時候投機也不能任性,如果真任性的話,也許會遭遇股市上面股指期貨那種境況,讓你生不如死。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