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國務院連續印發多個文件,穩步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未來,包括科研人員、教師、醫護人員等多個群體收入將提高。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11月10日的國新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中央在收入分配調節方面的重要文件,主要是針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實際貢獻與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的問題,基本思路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構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科技成果轉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體系。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意見》給予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上充分的自主權。
李萌表示,《意見》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己制定分配辦法,合理調節不同崗位的收入。科研機構和高校按照職能制定收入分配辦法,調節收入分配關系,自主決定績效考核和績效分配的辦法。此外,還賦予財政科研項目承擔單位對間接費用的統籌使用權。
李萌指出,《意見》提出對有條件的科研機構要探索實行合同制管理,按合同的目標完成情況來確定工資的水平和分配的辦法。一是科研水平高、科研成績比較好的單位,可以在收入分配上進行自我調節;二是對目標明確的應用型科研項目,逐步實行合同制管理;三是對橫向委托項目的科研人員經費實行合同約定管理,比如企業給大學和科研院所的課題,按橫向課題來處理,經費該怎么花、怎么用,可以在合同里約定。
據悉,繼科研人員和教師收入明確三元薪酬體系之后,醫護人員薪酬制度改革也已在醞釀中,未來有望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得”的原則,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比,同時多點執業等具體舉措有望加速推進。
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表示,應加快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就是為了保護醫療服務的生產力。”他表示,“在世界各國,醫務人員都是一個收入較高的群體。這方面,行業之間不能有差別,要尊重醫務人員勞動成果和辛苦付出,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得。”
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樣本之一,“江蘇經驗”或將在全國推廣。江蘇省公立醫院在制定單位內部績效工資發放項目時,設立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科研津貼、醫療衛生職業津貼、延時加班補貼、值班補貼、夜班補貼等項目。在具體分配時,重點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風險度高和貢獻突出等醫務人員傾斜。
此外,近日隨著《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印發,“三權分置”成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收入的實施意見》,部署對重點群體實施激勵計劃,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