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利率市場化、經濟下行期,無風險收益快速下降,“資產荒”成為常態,市場對于“富貴險中求”的體會更加深刻。被認為高風險、高回報的股權投資價值正在被投資人重新認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與多家私人銀行部門和高凈值人士的交流中也了解到,當前高凈值人士增加了資產配置中股權投資的比例。
400億社保資金的選擇
“風險成為所有投資、資產配置、所有人和金融機構必須面對的事情,只有一個路徑,向風險要回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近日在清華五道口與璇璣公司舉辦的“金融科技助推財富管理大變革”論壇上表示。
作為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全國社保基金在2015年投資收益率達到15.19%,在保障投資安全的前提下,這樣的收益水平十分難得。王忠民數次在公開場合中提到,這主要歸功于權益市場投資。
王忠民曾介紹,社保基金除在二級市場投資股票之外,一級市場投資是更重要的另類投資工具。社保基金近400億資金通過20多家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滲透到300多家企業,其中近半數已經上市,年化收益在20%-30%。
“現在固定收益市場收益率下滑太快了,股權投資真的是為數不多還能帶來較高回報的領域。”一位高凈值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股權投資的方向表示認同。憑借其自身專業背景,該人士也開始從事創投相關工作。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資產結構中,當前中國高凈值人士仍然存在“三多一少”的特征:固定收益資產多,房產配置多,人民幣資產占比多,但企業利潤在減少。近日他與高凈值客戶的交流中了解到,有部分高凈值客戶在股權投資領域配比已經達到30%左右。
“高凈值客戶的可投資產超過600萬元,超高凈值客戶的可投資產超過6000萬元,他們的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流動性訴求極低,完全可以去做更多的中長期投資。”唐寧表示。
民生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孔慶龍在上述論壇上表示,“我們建議客戶適當加大一些股權投資的比例,不僅是二級市場,包括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有風險承受能力的人應該增加配置。”
此外,超高凈值人士在股權投資領域的配置也在不斷增加。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總裁助理夏廣民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股權投資是經濟轉型、去杠桿背景下穿越競技周期獲得超額回報的最好選擇。“私銀客戶在股權投資的比重在不斷增加。”
10月29日,清科研究中心聯合宜信發布的《2016年中國股權投資回報專題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活躍的VC/PE機構超過10000家,管理資本量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
清科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符星華介紹,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另類投資中股權投資類的比重持續上升。
私募股權母基金路徑
雷軍投資的UC優視收益達上千倍,紅杉資本投資聚美優品3年間賺了144倍,IDG資本投資搜房網在其上市后賬面回報達108倍……人們對上述投資“神話”津津樂道的同時,天使、創投等股權投資的高風險、長投資周期仍不容忽視。
符星華指出,私募股權投資類產品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較高復合增長率和利潤率,依然是好的投資標的。但個人投資者參與私募股權基金的門檻極高,且參與單只私募基金的風險也很高,私募股權母基金是較好的路徑之一。
清科研究統計顯示,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PE FOFs)在1999年至2012年間投資基準收益率波動更小,更穩定。2008年至2012年間回報率最低為16.3%,最高為22.1%。這與其投資區域廣、投資種類分散有關。
“以參與真格基金投資為例,個人投資人起投金額為1000萬元,機構投資人起投金額為3000萬元。母基金不僅能降低優質基金的投資門檻,同樣的1000萬元,參與FOF模式甚至能參與到10-20個優秀創投基金。”符星華介紹。
唐寧對21世紀為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的高風險并不是指很多可能會損失,而是周期較長、流動性較差。但正是這樣的非流動性溢價,也是高凈值人士應當增加配置的領域。”
夏廣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就通過發行私募股權基金模式幫助客戶進行股權投資。但股權投資的項目尤其需要仔細挑選。依賴平安集團能力,這些基金主要投向文化娛樂、環保、新材料、大消費和大健康領域,“股權投資一般是以基金的形式,基金投向很分散。”
(原標題:股權投資成“資產荒”出路 分散原則對沖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