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壯大,保險資產管理業逐漸走向成熟并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2003年,中國首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標志著保險資產管理市場化、專業化改革進程的開啟。隨著大資管時代來臨,保險資產管理業在服務保險主業的同時,加快業務創新,積極拓展市場,大力發展第三方受托業務,已經成為大資管市場上具有重要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主體之一。
保險資管發展模式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整體分為三類發展模式:第一類是專注于管理母公司資金的公司,業務模式及投資理念堅守傳統,負債驅動資產配置為主;第二類是第三方業務占比較大的公司,市場化程度較高,綜合投資能力正在接近或者達到充分競爭的大資產管理市場的標準;第三類是處于起步階段的公司,正按照市場化理念和模式塑造提升。
投資管理從單一的資金端管理模式向資金端與產品端整合模式過渡,業務模式分為四個板塊:一是投資管理板塊。包括傳統的投資研究、組合管理、固定收益投資、量化投資、權益投資、集中交易,以及年金投資及非母公司資金(含受托其它保險資金及非保險資金)投資,主要強調二級市場的投資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經過多年努力,保險資管機構的債券投資能力已得到市場充分認可,在股票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工商銀行、中信證券等MOM平臺作為資金端與保險資管機構的合作正在起步。
二是投行業務板塊。該板塊以另類投資為主,包括以保險資管機構名義發起設立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該板塊兩端在外,一端對接項目,另一端對接資金,為企業融資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質上是類似券商的投資銀行業務。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開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私募股權投資、非標投資、境外投資逐漸成為保險資管機構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
三是金融同業板塊。該板塊由協議存款“通道業務”發展而來,現在又新開辟了保險資管機構與銀行、信托、券商等同業開展的財務顧問、資產證券化業務等同業合作新業務。隨著量化投資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該板塊有可能成為保險資管行業下一輪競爭的重要戰場。
四是財富管理板塊。該板塊主要針對高凈值客戶資產管理和公眾理財市場,產品形式包括養老保險公司的養老保障產品,專項或定制化產品的設計,以及公募產品的開發。雖然該業務板塊還屬于拿到公募牌照的保險資管機構和養老保險公司的利基市場,但是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該板塊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保險資管產品特點
安全性高。一是項目標準高;二是增信措施強;三是風控要求嚴;四是項目等級優,多投向關系國計民生、國家戰略的重大項目。
期限較長。為滿足保險資金長期價值投資的需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善于發行較長期限的保險資管產品,是市場上比較稀缺的長期資產配置資源。目前,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期限為7年左右。
規模較大。為適應規模大、期限長的保險資金需求,保險資管產品善于尋找規模大、現金流充沛的優質資產,提升了標的資產質量,降低了成本和風險。2014、2015年,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單只平均規模分別為21.72億元和22.36億元,最大單只產品規模達到500億元。
收益適中。保險資管產品期限較長,且主要是具有債權性質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較為穩定。其中,債權類產品占比在82%左右。2013年、2014年、2015年債權類產品平均收益率分別為6.58%、6.99%和7.01%。
保險資管產品注冊情況方面,2013年開始實行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注冊制,首年注冊產品3688億元,超過過去七年總和;2014年、2015年注冊規模分別達到3781億元、2706億元;2006年至2015年12月底,累計注冊(備案)各類資產管理產品達到1.77萬億元,占管理資產規模的14.75%。
從發行主體看,發行產品的資管類機構已經增長到21家;從投資主體看,關聯保險機構、非關聯保險機構和業外機構的投資規模各占三分之一,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產品認同度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