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鳳凰房產(ID:houseifeng)
有一種戰術,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有一種策略,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有一種態度,叫“敵進我退,敵疲我擾”;
有一種人群,叫“炒房客”。
短短一個月,
北京住宅成交下降超30%,
深圳一手房均價下跌6000元,
蘇州、南京日均成交量已腰斬...
有地產研究中心及開發商表示,從實際簽約看,受到新政影響的22個城市,成交量實際跌幅高達40%左右。
大陸房地產市場遭嚴打,房價想漲被政策按住頭
地產商沒油水,怎么辦?
開發商沒油水,怎么辦?
炒房團沒油水,怎么辦?
有統計顯示,二季度香港新房銷售中25%被內地客買走,到了三季度這個比例更高。在9月份的香港房地產交易量中,內地的買家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現在內地的房子賣不出去了,機智的炒房客們靈機一動:
“走著,轉戰HongKong!”
在這種風潮下,很多大姥也表現得越來越不淡定,你看:
11月2日,內地背景的香港海島建設地產有限公司以88.37億港元高價奪香港九龍地塊;9月14日,李嘉誠旗下公司以19.53億港元的價格拿下新界的一幅住宅用地。
所以在內地人越來越大的手筆,起來越多的購房大軍涌入的情況下,香港這座地稀人多的中國城市基本吼不??!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3日表示,港府留意到過去一個季度香港樓市投資數據上升,但目前不少港人仍然等待置業自住,他強調,港府的政策是港人自住優先,港府將會緊密留意市場,不會對樓市高企坐視不理。
被逼無奈的香港政府終于在11月4日晚間出臺樓控殺招。
香港政府:11月5日起,將提高買賣住宅的印花稅至交易額的15%,原來是1.5%至8.5%,新稅率不適用于非住宅物業,而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繼續豁免新稅率。把非香港戶籍人口在香港購買住宅,以及香港戶籍人口購買第二套住宅的“從價印花稅”,從此前的最高8.5%,一下子提高到了15%。
本次新政中“對首次置業以外的住宅型物業,征收印花稅率將提高至15%”,至少讀出兩點信息:
1、本次政策明顯針對的是外地購房者,特別內地購房人,帶來的結果是內地人到香港買房的成本將會大幅提高。
就以一個房價為500萬港元(相當于435萬人民幣元)的房子為計算,假如你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那么在新政前繳4.5%的稅費是22.5萬港元,新政后按15%算,你需要繳交易印花稅是75萬港元(65人民幣元),占了房價的一成多。
2、調控的手段非常堅決,類似于2012年的香港樓市“雙辣招”以及今年8月2日的溫哥華房價調控。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從2012年10月和2013年2月為了抑制越來越火爆的樓市,香港政府出臺了著名的“雙辣招”,為了讓大家避開繁瑣的文字,小白制作一個圖表:
從圖上可以看到,這次香港的調控和2012年的“雙辣招”類似“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所有公司購房需繳納雙倍即15%的買家印花稅”。另外,新政的效果非常明顯:2013年年初香港房價見頂。
溫哥華的房價也一樣,當地政府自今年8月2日(下周二)起出臺狠招,隨后房價應聲大跌。
當時的背景和現在香港一樣:2015年中國投資者在溫哥華市購買房地產共花費96億美元(625億人民幣),約占該市2015年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當地房價在2016年7月份之前一直是一頭瘋牛。
1
印花稅是個什么鬼?
1、從價印花稅
2016年11月5日之前的“從價印花稅率”(第一稅率標準),見下面表格:
根據表格,老王適用的稅率是7.5%,需要交納1000×7.5%=75萬港元的稅。(注解:香港人購買首套住宅,可以按照“第二標準”減免一些稅點)
需要說明的是,香港的三種印花稅征收,是按照“物業交易的價格”或者“物業市值”中較高的為準,嚴格按照稅率計算的。不像內地城市,使用了評估價,而評估價一般只有市場價的一半到70%左右。
2、買家印花稅
從2012年10月以后,香港開征“買家印花稅”,稅率為15%,非香港戶籍居民在香港買房是無法豁免的。所以老王還要再交納1000×15%=150萬港元的稅。
3、額外印花稅
從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在房屋出售環節開征了“額外印花稅”,如果一套房子在上一次換手3年內再次轉讓,則需要交納“額外印花稅”(類似我們此前的營業稅,或者現在的增值稅),稅率如下:
1、如果物業持有期為6個月或者以內,稅率為20%;
2、如果物業持有期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5%;
3、如果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0%。
如果老王買的房子,賣家持有期才兩年,則還有10%的稅,也就是100萬港元。如果賣家堅持1000萬實收,則老王需要替他支付100萬的額外印花稅。
這樣,老王買下1000萬港元的房子,但實際支付的稅款達到了325萬元。
好了,現在香港政府宣布加稅。此次加稅其實只調整了“從價印花稅”,把“外地人在香港買商品住宅”和“香港人購買第二套商品住宅”適用的那個“從價印花稅(第一標準)”的稅率表格廢除了,統一為簡單稅率:統統地15%。
所以,老王的第一項稅款,就從75萬元增加到150萬元。總稅款從325萬元,變成了400萬元。
1000萬的房子,繳納400萬的稅!而這僅僅是交易階段的主要稅費。
即便是買“上家”持有超過3年的住宅,因為豁免了“額外印花稅”,買方也要繳納300萬的稅,也就是稅率最低30%(提別提醒:印花稅不是交易稅費的全部),可見香港打擊炒樓的力度之大。
2
香港為什么敢這么辣手摧“樓”?
據財經作家劉曉博分析,香港政府之所以敢于“辣手摧花”式的調控樓市,有三大原因:
第一,香港樓市在2012年10月出臺“雙辣招”措施之后,加上經濟不景氣,樓市調整了4年。到了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香港樓市成交全面回暖,房價、地價全面上漲,如果不加調控,房價可能再度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此次出手,是在“海航集團”旗下公司在香港啟德地塊拍出新地王兩天之后,可以說反應非常及時,值得內地城市學習。
第二,香港樓市面臨空前的危局,如果不出重手,可能失控。這個危局是:1,內地資產荒,大量資金在尋找機會;2,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很多資金希望外流避險。而香港的股市、樓市,是內地資金最方便的去處。但以香港之小,如何能承受內地資金之巨!
有統計顯示,二季度香港新房銷售中25%被內地客買走,到了三季度這個比例更高。
第三,香港受歐美民粹主義思潮影響,中下階層對高房價比較敏感、反感,及時出手調控房價,可以穩定香港社會。
所以,劉曉博斷言:如果香港房價繼續上漲,會有更加嚴厲的措施出臺。
3
網友們,你們怎么看?
對于香港這一“我一發起狠來,連我自己都打”的辣招政策,網友們又是怎么看的?
看來,還是點贊居多啊~~~
相比之下,內地熱點城市限購、限貸以及加稅的調控措施,可謂弱爆了。比如在一線城市買房,實際稅率可能連香港的四分之一都沒有。
因此,綜合歷史經驗和以及現在的情況來看,小編認為香港這次忍痛對房價動刀,最快下一周就會看出效果,房地產的交易量可能會大幅下降,甚至會停頓,短期買方可能進入一個觀望期,誰也不敢走出這一步,未來房價很難再會上漲,因為這次香港政府盯得很緊,即使退一萬步說,未來效果不好,也只會刺激香港政府出臺更嚴厲的政策。
【申請貸款】60秒申請,一天批貸?!静樵兝省坷试降?,負債越少?!痉抠J計算】精打細算,省錢不難。
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