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是2016年我省新增的一項民生工程,寧國市今年啟動30個老舊小區改造,總投資2500萬元,總建筑面積達36萬平方米,涉及居民4800余戶。主要是對小區道路、路燈、雨污水管道、綠化、停車位進行改造優化。現已改造完成24個,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年底完成全部改造任務。
在改造老舊小區過程中,該市從三方面入手,做好改造工作。
一是提前準備,認真謀劃。在改造計劃出臺前制定了老舊小區具體整治范圍表格,下發辦事處盡快上報。按照表格要求做好前期摸底工作,公開征集小區內住戶的意見并進行匯總,在確認可以實施的情況下,將匯總意見形成大致改造方案。同時,結合人大議案、政協提案及群眾來信來訪提出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和輕重緩急,將急需治理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優先安排,分布實施。
二是科學規劃,完善程序。根據摸底調查的大致改造方案委托事務所初擬方案設計圖(大體改造內容),進行第一輪公示;根據公示結果進行施工圖設計,施工設計完成后邀請街道、社區、業主代表及有關單位對圖紙進行論證審查。審查后的施工圖(改造內容、工程量)要由社區(業委會)在小區內進行公示(不少于一周),同時街道(社區)要組織征得居民(兩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后,列入改造項目。最后,按照工程招標程序,選擇有經驗、技術和實力的施工、監理單位來實施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三是體現民意,服務民生。為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請街道與城管部門對改造涉及的土地占用及違章建筑進行整治,確保施工環境,縮短建設工期。施工單位在改造施工前3個工作日,在小區的主要出入口張貼告居民一封信并設置工程公示牌,方便小區居民了解工程情況。對居民訴求各不相同,秉承“以民意為主”,及時收集和吸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