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處置僵尸企業有利于經濟行穩致遠(熱點辨析)
辛仁周
來源:人民日報
妥善處置僵尸企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在國際經濟環境嚴峻復雜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處置僵尸企業是否會增大經濟下行壓力,甚至影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實現?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問題,事關能否積極有效做好僵尸企業處置工作,事關我國經濟能否行穩致遠。應當看到,僵尸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不得不割除的“腫瘤”;處置僵尸企業短期或許會影響一些地方的經濟增速和財政收入,但從中長期看,至少將在以下兩個方面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處置僵尸企業能夠有效解決一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和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產能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傳統制造業和煤炭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其中,僵尸企業的存在不僅是造成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的重要原因,還威脅著未來市場供求關系的改善。僵尸企業大都生產經營不規范,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污染排放高,加劇了產業組織結構“小、散、亂”問題,導致我國不少行業產業集中度低,長期不能形成優勢企業主導的發展格局。如果不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即使未來市場供求關系出現轉變,它們還是會繼續提供品質低、污染重的產品,甚至會將行業再拉回到產能過剩和發展低迷的狀態。因此,處置僵尸企業是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只有牽住這個“牛鼻子”,才能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和行業狀況明顯好轉,從而保持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勢頭。
處置僵尸企業有利于減輕我國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僵尸企業大都已經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存在。這些企業白白占用了國家財政資金和銀行信貸資金,浪費了土地、礦產、能源等資源,降低了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還導致職工隱性失業和收入大幅度下降。僵尸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是國民經濟的負資產。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就是要卸掉我國經濟發展的這個大“包袱”,將以往投入僵尸企業的財政資金、銀行貸款和相關資源用于改善民生、支持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支持新興產業和效率更高企業的發展,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持。
妥善處置僵尸企業,需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注重分類有序,做到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當前要以鋼鐵、煤炭兩個行業為重點,用好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地方各級財政也要予以支持,切實把職工再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解決好。對工藝技術落后、長期停產和虧損、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的僵尸企業,應堅決依法實施破產清算。對其他類型的僵尸企業,應盡可能引導企業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但不能不顧條件搞“債轉股”,不能搞“拉郎配”式重組,而應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靈活施策。
妥善處置僵尸企業,需要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具體包括:各級財政對僵尸企業停止補貼,銀行停止貸款;加強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執法和稅收征收執法,依法實施市場化破產,把市場壓力傳導給企業;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解決部分國有企業機制僵化和效率低下問題;等等。可見,處置僵尸企業是深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過程,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實現綠色發展的過程,是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和健全法制的過程,必將有力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作者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