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來看,我的主要問題發生在一個20多年的朋友圈?!蹦暇┦性虚L季建業在法庭上曾這樣陳述。季建業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他的落馬就源于“小圈子”腐敗。13個巡視點5個被指“圈子文化”,26家央企五大突出腐敗問題之一即為“圈子文化”。近兩年中央巡視清單和大量案例表明,相當一部分落馬官員的腐敗均存在“圈子腐敗”。
-盤點
落馬官員的腐敗圈
近年來中國各地在加大力度“打虎拍蠅”的同時,也將打擊腐敗的重點瞄準這些不正常的“關系網”。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都離不開利與私,公權與私利結盟,政治上互相依靠,經濟上互為利用。
●“政商圈”
一些不法商人成“座上賓”,“朋友”一路相隨。今年7月,山西國投董事長上官永清被查,一個“山西汾酒會”的政商圈子漸漸浮出水面?!胺诰茣笔菍σ詴x官為主的經常在固定會場參加聚會的一個群體稱謂。據披露,該“會”總人數近40人,目前很大一部分已被調查。
●“干親圈”
少數領導干部將貪腐披上“民俗外衣”,利用“攀親”手段搞“小圈子”。四川青神縣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澤利與一名開發商老板“認干親”,先后收受開發商所送財物180多萬元,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對抗圈”
2014年9月26日,中央紀委網站首次在對中央網信辦副局級干部高劍云的雙開通報中使用了“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的表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部門的公開通報中,至少有20名被查官員存在“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類似行為。
●“朋友圈”
今年11月13日,中央紀委網站公布消息顯示,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今年以來,證監系統上下多名官員被查,其中至少7人,依附于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的“朋友圈”。串案干部上下勾連、左右同謀形成利益板結,在板塊內和平共處、“利益”共享。
●“同學圈”
在江西萍鄉市腐敗窩案中,萍鄉市政協原主席晏德文與原常務副市長孫家群有“師徒關系”,孫的提拔曾得到晏的諸多關照;市委原秘書長張學民與晏德文有同學關系,錯綜復雜的人情關系為他們共同的“利”提供便利條件。
-觀點
干部升遷程序應透明
專家認為,讓干部升遷程序完全暴露在陽光之下,才能避免“圈子”滋生裙帶關系,避免互相提攜的出現。甘肅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曹建民提出,鏟除腐敗生存土壤的“權與利”,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制度機制,讓拉幫結伙、投機取巧者喪失存在的空間和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