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日前,滄州市正式印發《滄州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落實舉措》(以下簡稱《落實舉措》),圍繞城鄉居民增收、消費能力保障、服務消費提質等八大方面,推出23條具體措施,全面激發消費潛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讓群眾錢包更鼓,消費能力才能更強。《落實舉措》明確,通過穩就業、促增收等多項舉措,進一步夯實消費根基。
多管齊下保障就業。對于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通過精準服務,確保年末幫扶就業率不低于90%;高標準建成7家市級規范化零工市場,為靈活就業人員搭建便捷平臺;2025年計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不少于2億元、就業補助資金3億元,預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同時,創新“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全年開展不少于500場次的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招聘活動,并依據產業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年內培訓人數不少于1.9萬人次,切實提升勞動者就業競爭力,穩定就業局勢。
多措并舉促進居民增收。嚴格落實工資相關調整機制,推動公立醫院薪酬改革;積極帶動農民增收,建設12家縣級服務中心,鼓勵土地流轉,發展“1+N+X”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力爭實現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左右。
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健全清欠長效機制,嚴厲打擊拖欠賬款和惡意欠薪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消費能力不僅取決于收入,還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密切相關。《落實舉措》明確,滄州市將從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領域著手,為居民消費免除后顧之憂。
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為建檔立卡孕婦免費提供無創產前基因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增加兒科服務供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減輕家庭生育養育負擔。
強化教育體系支撐能力。滄州市通過新改擴建中小學、建設職教園區、提高學生資助標準、優化高校學科設置等措施,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提升教育質量,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同時減輕家庭教育支出壓力。
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認真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完善醫療養老保障體系。對于重點群體,相關部門加強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保障脫貧勞動力就業,筑牢社會救助兜底防線,讓困難群眾也能安心消費。
服務消費是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落實舉措》明確,將聚焦“一老一小”、生活服務、文化旅游、體育等領域,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
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新建城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100%,培育33個以上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改造7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新建不少于8家養老機構;構建全鏈條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吸引京津老年人來滄養老;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等服務,推動“惠滄托”行動,提高托育服務水平。
促進生活領域服務消費。多部門聯合鼓勵家政專業發展,打造“燕趙家政·河北福嫂”品牌,完善社區便民服務網點,培育滄州餐飲品牌,傳承和保護老字號與非遺美食,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
擴大文化旅游消費。推出文旅消費年票,開通旅游直通車,舉辦200余場文旅促消費活動,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提升滄州旅游知名度;推動“體育+”融合,承辦多項國家級賽事,舉辦特色品牌賽事,優化體育場館運營,打造體文旅商融合消費新場景,激發市民和游客的消費熱情。
大宗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落實舉措》在汽車、家電、住房等大宗消費領域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消費升級。
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對3類數碼產品實施購新補貼,并創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加強對相關行業納稅人的政策宣傳與培訓。
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大力實施購房補貼,組織促銷活動,設置購房“冷靜期”,推進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試點,滿足居民住房改善需求。
積極擴大汽車消費市場。大力培育二手車市場,推動汽車下鄉,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優化汽車消費環境,促進汽車消費增長。
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提升消費品質、培育新型消費業態成為必然趨勢。《落實舉措》明確,將進一步提升消費品質,培育新型消費業態。
強化消費品牌引領戰略。在品牌建設上,滄州市將大力培育凈菜加工企業,打造特色農產品基地和品牌,推動食品產業發展,申報消費名品和“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提升滄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積極支持首發經濟,拓展電商應用,打造多業態融合消費場景,建設跨境電商和低空經濟項目,推動消費模式創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同時,《落實舉措》圍繞改善提升消費環境、開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完善提振消費支持政策等方面,明確目標、細化分工,通過加大休息休假監管、優化無理由退貨制度、推進縣域商業建設、清理不合理消費限制、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加強消費政策協同聯動等舉措,全力保障職工及消費者權益、規范市場秩序,促進消費增長。(記者代晴 通訊員屈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