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界對中國貸款利率過高、銀行利差過大的批評,央行貨幣政策司課題組最近進行了數據對比研究,其發表文章指出,無論與新興經濟體還是金磚國家相比,我國的貸款利率均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銀行利差在各經濟體中則處于相對適中的水平。
考慮到可比性問題,央行課題組選擇了除歐盟外的G20經濟體數據進行對比,文章刊載在財新網上。
其認為,我國的貸款利率雖然略高于發達國家,但是明顯低于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的平均水平。從2000年到2013年,發達經濟體平均貸款利率為4.05%,而新興經濟體為10.77%,排除巴西,金磚國家的利率為10.49%。這十多年間,我國的年均貸款利率為5.86%。
以2013年情況看,中國貸款利率較新興經濟體平均水平低2.78個百分點,較金磚國家平均水平低6.33個百分點。
從不良貸款來看,央行課題組稱,中國不良貸款率處于較低水平。2013年中國的不良貸款率為1%,在G20經濟體中僅高于加拿大和韓國。
近年來,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亦處于全球較低水平,其中也有金融機構改革消化了大量不良資產、近年來信貸投放較快等因素的影響。
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不良貸款率出現階段性的小幅回升亦屬正常。
至于衡量銀行盈利水平的關鍵指標——凈息差方面,文章提到,中國銀行業凈息差低于大部分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2000年至2011年,中國銀行業的年均凈息差為2.51%,低于除澳大利亞和韓國外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也低于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且總體保持平穩,變化幅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