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12日表示,四因素導致了M2增速回落。總體看,當前金融運行基本平穩,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信貸結構繼續改善,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
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比上月多683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6267億元。2014年1-8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1.7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7843億元。
表外融資繼續低迷
據中證網報道,盛松成表示,從結構看,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人民幣貸款環比增加較多。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25億元,比上月多增3173億元。
二是外幣貸款連續兩月凈減少。當月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01億元,比上月多減32億元。
三是企業債券融資活躍度上升。當月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融資2164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397億元和788億元;其中,當月企業債券凈融資1947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512億元和70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17億元,比上月少115億元,比去年同期多81億元。直接融資的活躍,有利于資金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企業的杠桿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四是表外融資繼續低迷。當月實體經濟以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方式合計融資117億元,比上月多3213億元,比去年同期少7079億元。其中,委托貸款增加1751億元,比上月多增532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187億元;信托貸款減少515億元,為2010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比上月多減35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72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119億元,連續兩個月凈融資為負,比上月少減3038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68億元。他表示,當前表外融資的減少,有助于防范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19.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7個和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3.20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個和4.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萬億元,同比增長5.6%。當月凈投放現金651億元。
四因素致M2回落
盛松成認為,8月貨幣供應量增速的變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翹尾因素對M2增速的貢獻率下降。今年8月末,M2同比增速為12.8%,較6、7月份分別回落1.9個和0.7個百分點,M2增速自今年6月份高點(14.7%)連續2個月回落。今年8月份,翹尾因素對M2增速的貢獻率為4.3個百分點,(貢獻率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0.9個和1.0個百分點)。剔除翹尾因素的影響,M2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二是外匯占款恢復性增長帶動M2增速回升。今年3月份匯改以后,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外匯占款自5月份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今年6-8月,各月外匯占款的新增額分別為-868億元、-2億元和23億元。近3個月來,外匯占款出現恢復性增長,帶動M2增速回升。
三是同業資金凈運用增加導致貨幣派生增加。一般而言,同業資金運用導致貨幣派生增加,同業資金來源導致貨幣派生減少。今年8月份,金融機構同業資金運用和來源分別新增5269億元和3575億元,同業資金凈運用(同業資金運用減去資金來源)新增1694億元,同比多增1580億元,發揮了同業業務對M2增速的拉升作用。
四是一般貸款同比少增導致貨幣派生相應較少。由于一般貸款不需要向金融機構存放保證金,其貨幣派生能力較票據融資的貨幣派生能力強。今年8月份,金融機構一般貸款新增444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2730億元;票據融資當月新增23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2491億元。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一般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派生的存款較去年同期相應減少,從而導致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當月M2增速盡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范圍內。M2增速與宏觀經濟指標基本是相適應的,與GDP和CPI增速之和的相互關系處于正常水平。從理論和經驗上看,M2增速應略高于GDP與CPI增速之和,一般認為高出2個百分點左右較為適宜。8月份CPI同比上漲2.0%,上半年GDP增長7.4%,M2增速高于二者之和約3.4個百分點。
觀察金融運行走勢應更多關注主要金融指標的整體趨勢性變化,而不宜拘泥于單個月的短期數據波動。預計未來貨幣供應量仍會保持平穩增長,全年M2增速將達到13%的預期目標。
8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3.9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人民幣貸款余額78.7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1個和0.8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25億元,同比少增103億元。8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當月外幣貸款減少3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