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為負882.8億元,結束連續10個月的增長態勢
■本報記者 閆立良
“受新股申購、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銳減以及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轉為負增長的影響,央行于昨日再次選擇暫停正回購。此舉對于維穩市場流動性將有很大幫助。”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稱,央行靈活的公開市場操作策略給機構吃下了“定心丸”,它們不用擔心流動性吃緊時找不到援手了。
雖然12家IPO公司首發融資不超過40億元,本不應給市場帶來很大壓力,但在投資者“全申”運動的背景下,市場將再現抽血效應。據機構預計,本周10只新股申購凍結資金量將超過6000億元。這相當于A股市場三四天的交易量。
6月26日,受新股發行及半年末因素影響,央行在公開市場未開展任何操作,連續數月的正回購宣告暫停。同日,央行通過國庫現金定存向市場注入資金500億元,當期3月期限的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為3.80%,創下年內新低,而上期3月期限的國庫現金定存招標還是在今年1月份,當時中標利率為6.13%。
7月24日,央行將進行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招投標,期限3個月(91天)。7月15日,央行進行了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招投標,期限6個月(182天),中標利率4.32%。
分析人士表示滿意,未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會繼續看新股“臉色”行事,以最大限度降低市場流動性波動幅度。
受正回購暫停影響,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下跌6.5個基點至3.2530%。
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交易員稱,目前的經濟運行狀況決定了定向寬松、微刺激政策仍有望延續。由于7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很有限,央行未來在應對季節性或時點性因素擾動的時候,將擇機重啟逆回購、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等工具,抵押補充貸款(PSL)這個創新工具目前只能是少數機構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