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升高多因公車開支
各部門的決算報告中都有“說明”章節,但“說明”的內文主要是分析決算與預算的數據差,也就是“三公”的實際開支與計劃開支,并未提及上一年度的數據,因此,為何這些部門的“三公”實際開支升高,報告沒有直接說明原因。
但從“三公”實際開支與計劃開支的“說明”中,也能發現“三公”升高的原因,多由于公車開支。
如國家郵政局解釋稱,2012年財政部批復國家郵政局新增357個省以下機構車輛購置預算6957.57萬元,受采購周期較長等因素影響結轉到了2013年支付。這表明,國家郵政局“多”出的7807.22萬元“三公”開支,這筆車輛購車開銷就占到了89.11%。
團中央也解釋稱,所屬的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于2012年批準購置教學及公務用車預算173萬元,因購車事項需履行政府采購程序,當年預算未支出,結轉在2013年支出,相應增加財政撥款支出。
此外,在各部門的決算報告中,還有一些一直備受關注的開支。
如國家民委就在報告中列出了“工資福利支出149634.37萬元”、“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4120萬元”。
農業部則在報告中列出了石油價格改革補貼,“石油價格改革對交通運輸的補貼(款)財政撥款支出50.89萬元”、“石油價格改革補貼其他支出(項)財政撥款支出50.89萬元”。
查詢其他國家部委的報告,均未發現石油價格改革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