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靜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刻緊繃廉潔從政這根弦,切實負擔起反腐倡廉建設這份責,始終堅守思想防線和行為底線,懂規矩、守紀律、講誠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扎扎實實、穩穩當當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來源于:新華網)
筆者覺得,讓“廉潔從政”這根弦始終扎緊領導干部清廉為官口子。人們常說,“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實事求是地說,絕大多數黨員在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遵守黨紀法規方面,政治清醒、態度堅決、行動有力,但是,少數黨員領導干部卻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損公肥私、中飽私囊,違法亂紀。特別是近期一些違規違紀高官政要的落馬,與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背道而馳,嚴重有損黨的形象。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與官員自身信仰丟失,組織紀律觀念淡薄有關,而從另一個方面,也更加凸顯出黨紀法規等制度建設的和緊迫性,真正讓“廉潔從政”永遠銘記在每一位領導干部心間。
眾所周知,“無規矩無方圓”。從遠古到現在,科學、規范、健全的法規、紀律、制度、規定等,這些是確保社會正常運轉,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行為準則。作為執政黨,我們黨始終秉承“國無法不安、黨無紀不治”理念,不斷加強和規范黨的制度建設。其中,黨紀法規作為一條“硬杠杠”,不僅是約束黨員言行、進行黨員管理的總規則和行為指南,更是我黨加強自身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大“法寶”。從解放后的張子善和劉青山到今天的薄熙來和蘇榮等等。無不彰顯出中央高層對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的決心和“零容忍”。歷史實踐證明,完備的黨紀法規是強隊伍、聚人心、明方向的根本保證。
“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少官員在落馬后,常常感嘆“放松了學習、放松了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這些官員的懺悔,愈發表明了學習的重要。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利益、誘惑增多,該如何保持定力,不為利益所惑,不為金錢所動?該如何心靜如水,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來?“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習增長才干,拓寬視野,更是保持內心純潔、干凈的唯一途徑。
廉潔從政相關要求對于黨員隊伍建設、管理而言,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帶有全局性和根本性。要讓黨員對黨紀法規望而卻步,制度建設更是關鍵。實踐證明,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和方法就是立規矩、建制度。必須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有了“源頭效應”,才不會反彈,不會刮風,把壞的習慣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好的長久地堅持下去,才能為黨的建設提供持久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