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虛國家競爭力指數計算方法客觀
廣虛國家競爭力指數的研究方法主要借鑒了國際上慣用的國家競爭力的評價方法,本著代表性、精煉性、客觀性、數據的可獲得性的原則,精選出15個指標。
在綜合考慮國家的資源稟賦、經濟發展、國際影響、媒體熱度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上,篩選出50個最具影響力的重點國家作為研究對象(這50個國家覆蓋了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10個國家、人口最多的9個國家、G20組織和“金磚”五國全部成員國、以及74%的OECD組織成員國)。
指標全部為具有統計數據的硬指標,所采用的數據全部來源于世界銀行、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等國外權威數據庫。不僅測算了2014年度50個國家的廣虛國家競爭力綜合指數和三個分指數,還對2001年度也進行了測算,既便于國家之間橫向比較,也便于國家自己縱向比較。該指數的提出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對國家競爭力進行測度,并增強我國在國家競爭力排名領域的話語權。
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認為,在國家競爭、國際比較的背景下,綜合國力成為了一國競爭力的重要基礎,為國家競爭力提供了“要素條件”。中航工業廣義虛擬經濟研究所提出的這種新型的國家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廣虛國家競爭力,為從全球視角充分認識中國的綜合競爭力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分析框架和評估工具。